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泰州 > 正文
“小巷道” 畅通乡村“大治理”
2024-05-24 10:49:00  来源:泰州日报  

走进泰州姜堰区溱潼镇西陈庄村,只见一条条巷道纵横交错,古屋鳞次栉比,户户枕巷而居。近年来,西陈庄村依托巷道文化,通过“以文化人”“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方式,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子。

以文化人,将德治“嵌入”巷道里。西陈庄村开展“好家训,好家风”征集活动,先后收集整理新老家训500余条,统一制作家训牌贴到巷道里,在此基础上开展“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评出好家庭,创出好村风;组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乡土文史研学”队伍,遍访农户,查阅档案,挖掘巷道文化资源,将宗祠巷、龙王巷、育才巷、济世巷等巷道名称、巷道故事挂在墙上,实现了一个巷道一个名字、一段故事、一份记忆、一种传承;制定《村规民约》,以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形式刻在墙上,同时编排一批爱国、爱集体、爱家庭的小型舞台剧,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规范行为。成立红白理事会、民情理事会,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殡葬改革,树立厚养薄葬的理念。

以理服人,将法治“融入”巷道里。西陈庄村成立“西陈情”援法议事会,每个巷道设立“援法议事点”,定时收集民情、汇总民意、研判民生,在群众家中、矛盾现场、议事广场定点解决问题。

以情动人,将自治“深入”巷道里。全村划分为2个网格区、9条巷道,每条巷道设巷长1名,由群众推选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致富带头人、红白理事会成员和关心家乡建设的贤达人士当巷长,全面负责巷内“人、事、地、物、情”五大管理,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村振兴“助推员”、乡风文明“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五大职责。“巷长制”自推行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6次、收集社情民意248条,化解矛盾纠纷98件,村风民风明显改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形成了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通讯员 唐启林 杨佳凤)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