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秋,全国先进工作者,镇江市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肺科主任。自1月26日收治镇江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起,潘洪秋一直住在医院,带领团队先后治愈10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达百分之百。
3月9日下午,刚从发热门诊会诊回来的潘洪秋告诉记者,虽然医院收治的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但抗击疫情这根弦丝毫没有放松:“目前隔离病区的值班人员全部在岗,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今年55岁的潘洪秋,无论是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抗击甲型H1N1流感,还是2013年的人禽流感防疫战,始终第一个上阵,从不退缩。1月26日,镇江第一例确诊患者被送来医院,潘洪秋再一次走进他熟悉的隔离病区。“几个年轻的医生护士有点紧张,我跟他们说,我先来,你们跟在后面学,肯定没事。”潘洪秋告诉他们,不管遇上什么新型病毒,困难再大,大家首先要鼓足信心。结合之前经验,潘洪秋将国家的诊疗方案细化为“3+1”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中药治疗以及心理治疗,12天后,首名患者顺利治愈出院。
部分患者思想负担很重,需安抚他们的情绪。“我记得有一个60多岁的湖北老太太,刚来的时候问什么都不搭理。当时我急啊,一找到她儿子的电话就赶紧打过去,说了半小时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她儿子转告她。花了好多心思,才让老太太配合治疗。后来才知道,她一个人在隔离病区心里慌,不敢说话。”潘洪秋介绍。
莫以善小而不为,潘洪秋总能在一点一滴小事中表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人员,也节省防护服,他带头承担起端汤送饭、收集生活垃圾的任务,帮忙处理换灯泡、通马桶等杂务。一个个小细节感动了战友,也感动了患者,10名治愈出院的患者中,符合条件的5人全部响应医院号召捐献了恢复期血浆。这些血浆被送往无锡和湖北黄石,用于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本报记者 董超标
本报见习记者 钱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