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这座“港”,幸福满满!
2020-09-16 14:02:00  来源:明眼慧心  

移风易俗既是文明工程,也是惠民工程。走在张家港的大街小巷,不难感受到一股风头正劲的文明新风:

268个村(社区)均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监督评议活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各区镇纷纷出台规章制度、“村规、村歌、村赋”让节俭办事有依据有底气……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减轻了百姓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也彰显出文明城市应有的姿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风俗习惯同样如此,需要通过变其俗、革其礼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坚决摒弃或改造那些不良风俗习惯,持续推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风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进移风易俗,要做到有章可循,树立明确的文明规范。张家港各区镇、村(社区)结合实际建章立制、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其中,形成制度约束。同时,放大居民自治的带动效应,发挥居民议事机构的积极作用,确立“办事范围、待客规格、礼金数额”等标准,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鲜明导向。

推进移风易俗,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和风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张家港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做法,创新打造移风易俗特色项目,持续开展具象化宣传教育活动,使其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同时,将优良传统风俗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培育一批典型,挖掘一批生动鲜活的案例,努力形成一套体现张家港特色,可展示、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在移风易俗中赋予传统风俗新的内涵。

移风易俗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陈规陋习,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新风正气,让倡树文明新风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唯此,才能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延续,真正成为张家港打造“新时代文明标杆”的硬核支撑。(图源:张家港文明网)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