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爱国·奋斗·奉献·创新
—— “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2020冬季巡讲综述
2020-11-20 07:32:00  来源:新华日报  

11月9日至16日,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成员库中抽调11位记者组成巡讲团,赴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六地进行6场演讲。演讲者深情讲述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新时代中国故事、江苏故事,激发更多聆听者厚植家国情怀,永葆奋斗精神,勇于奉献作为,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传递不灭初心 扛起使命担当

庚子岁首,疫情突袭。江苏广电总台记者邓曦主动请缨,成为首批赴湖北报道团唯一一名女记者,第一时间赶赴前线,和同事们采制了一批及时、鲜活、走心的全媒体新闻产品,提振一线士气和信心,也激励着媒体人用话筒和镜头,用心中的爱和豪情,与武汉同风雨,共战斗。时代楷模邱海波、“插管敢死队长”贾凌、“既当勇士,又当谋士”的孙立……其中,一条短视频《我们清零啦!》点击量超1000万。

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苏州广播电视总台90后记者康森脚步不停,笔耕不辍,始终奔跑在医院、社区、企业和机场等处,报道广大干群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暖心故事。

不忘初心,步履不停。宿迁 “找党老人”张道干,为恢复党员身份,70年寻找一个叫信仰的“家”。同样秉承一份初心,宿迁日报社记者裴凌曼跟踪采访3年,走遍洪泽湖周边大小十几个村子,多方联络,终于帮助张道干领回73年党龄,并见证老人七上央视,传递质朴、真切的爱党爱国情怀。裴凌曼说:“张道干执着坚守的那份对党的初心,将激励我做新时代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去年,由现代快报新闻中心记者钱念秋参与拍摄的微视频《西部少年的拍客梦》,一经发布,全网泪目。自2012年以来,现代快报连续8年深入宁夏组织开展“与爱同行·宁夏大助学”支教活动。这一次,钱念秋和同事们又来到宁夏海原高台寺远景希望小学,将10部手机交到孩子们手中,通过拍照这一特殊形式,引导山里娃发现生活之美、敬畏自然之灵、表达爱乡之情。

梦想凝聚力量 奋斗坚守匠心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火热的时代,好记者需要仰望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也要脚踏实地,关注时代浪潮中微小的个体,书写自己的奋斗青春。

“跌倒了,爬起来就走。永远踮着脚尖去够自己的梦想。”巡讲中,扬子晚报总编办副主任冯可以寒门学子梁晓芹不畏艰难、逆势奔跑的励志故事为例,展现了媒体公益的初心和责任担当。十余年如一日,她与寒门学子相处过程中早已成为朋友,陪伴他们共同成长。截至目前,扬子晚报阳光助学行动已持续18年,共发出2500多万元助学金,攒下了5100多个像梁晓芹这样,在阳光下奋斗的故事。

讲好新闻故事,记者也需要在奋斗中坚守匠心。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记者赵天,利用3年时间和同事们共同聚焦扬家“匠”二代的故事。“找不到让自己心动流泪的故事,采访不到穿透人心的细节,绝不动笔。”绣绷前,乱针绣大师莫元花将一根丝线劈成128丝,无数次穿针引线,绣出当地三千绣娘的锦绣生活。以工匠精神打造的系列报道,很快收获“10万+”的阅读量,也让记者越发理解“匠心”的真正内涵。

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便是不凡。灌云县实验小学门口,交通辅警侍东亮坚守21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守护孩子上学路。家长们将他的视频发在了网上,抖音播放量超过1亿,点赞近600万。“校门前这段50米长的路,他每年要奔跑近260公里。” 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主持人陈小璇娓娓道来,也让听众感受到了年轻媒体人的工匠精神。

青春邂逅泥土 倾吐满园芬芳

只有青春邂逅泥土,才能笔吐满园芬芳。

从1988年到2020年,海安有217位教师前赴后继支教云南丽江宁蒗县小凉山,托起了小凉山明天的太阳。为记录一代代海安人接续奉献的动人故事,海安市新闻信息中心日报部副部长缪凡走了4个多小时盘山路,来到平均海拔3000米的宁蒗县西川乡,先后跟踪采访了数十位支教老师,品读每一声“海安舅舅”背后的大写人生。

上世纪70年代,淮安800多名军中男儿奔赴新疆,参与天山公路修建,多名官兵牺牲。从业18年的淮安日报社深度报道部负责人杜勇清决定和老兵一起重走天山路。于是,一场长达6个多月、横跨6省11个市的“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开始了。杜勇清和同事们白天长途跋涉,晚上通宵写稿,连续作战,用新闻行动致敬英雄,相关作品获第二十三届江苏新闻奖。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谢洁是省委驻睢宁帮扶工作队队员、派驻睢宁县梁庙村的第一书记,为村里引入了远程教育、医疗等项目。“如今村子脱贫了,但是她还放不下这里的村民,她把接力棒交给了我……”睢宁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周娜用两年时间跟踪报道第一书记扶贫故事,并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行动。“我将扎根基层,用心见证、用情记录,继续把带着泥土气息的故事讲给你听。”

2016年春节刚过,省委驻徐州丰县帮扶工作队队员、南京医科大学原党委宣传部秘书赵宝主动请缨,担任经济薄弱村宋庄村第一书记。他找资金、带项目、建学校、修村路,扶贫路上不落一个贫困户。匆匆脚步中,贫困村帽子脱掉了,赵宝的生命却永远停在了39岁。“赵书记用青春和生命,兑现了扶贫干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庄严承诺!”演讲中,丰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郝允丹动情地说。

人物走到台前 创新传播方式

本次“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中,在互动形式、讲述地点和传播模式等方面,力求有所创新,更好地讲好江苏故事、展示江苏风采、弘扬江苏精神。

巡讲团特邀逆势奔跑的寒门学子梁晓芹、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队员王端成、“找党”老人张道干侄子张绍宝等走到台前,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追忆典型人物精神,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泪下。

“残酷的生活,是在历练我的承载力。只管努力,其他交给时间。” 江苏海洋大学的报告厅里,梁晓芹一袭干练短发,出现在学生们眼前,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和感悟,生动演绎了“越努力,越幸运”,让青年学子更加坚定人生理想信念,筑梦青春、不负时代。

到基层一线去、到人民身边去,讲述才更有力。巡讲团来到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驻地,感受一线扶贫干部艰苦奋斗、敢想敢干的精神力量,激励更多干部群众投入脱贫攻坚战。“一个赵宝倒下去,千千万万个赵宝站起来。”王端成说,我们将继续围绕老百姓和村集体增收,开展教育扶贫、法律扶贫、送医下乡等一系列工作,坚决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好故事讲到哪里,感动和力量就传播到哪里。徐州广电党委书记、台长李爱斌表示,只有有了好记者的“四力”,才能有好新闻、好媒体的“四力”。以好记者为榜样,不断增强新闻从业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泗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克波表示,从好记者们讲述的故事和人物中,我们找到了激励全县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们以更高的思想站位、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县域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江苏海洋大学巡讲结束后,该校文法学院为10位巡讲团成员颁发校外指导教师聘书。接下来,巡讲团成员还将通过座谈、巡讲、业务指导等多种形式,为新闻专业学子讲述好故事,传播正能量,帮助他们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践行“四力”的真正内涵。 本报通讯员 赵 天

责编: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