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国际歌》响起,烈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毅然走向熊熊燃烧的大火,一位位雨花英烈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舞台下,观众们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表达着心中的感动与震撼。4月24日晚,话剧《雨花台》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参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上世纪30年代初的某一天,南京雨花台附近的一座监狱内,因叛徒出卖,即将出狱的共产党领导人恽代英的身份暴露……幽闭昏暗的牢房,成为距离最近的战场。话剧《雨花台》以3个审讯室为主场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恽代英、许包野、施滉等烈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内心信仰,英勇斗争、顽强不屈。
这不是话剧《雨花台》第一次在北京演出,带给北京观众的震撼感动却一如既往;这是话剧《雨花台》的第150场演出,掀起的“红色旋风”也一如既往。
话剧《雨花台》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出品,南京市话剧团创作、演出。此次全国共有140部优秀剧目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其中50部作品集中在北京各大剧场演出。江苏共有四部作品入选全国展演,其中话剧《雨花台》、锡剧《烛光在前》进京演出,昆剧《眷江城》、歌剧《周恩来》在江苏巡演。
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从1927年至南京解放,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慷慨赴死,用壮烈的牺牲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为了用好用活丰厚的“红色家底”,让雨花英烈形象从史料中“站”起来,大型原创话剧《雨花台》于2015年9月首演。
5年多时间,150场演出,话剧《雨花台》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展现雨花英烈精神、传递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所蕴涵的红色文化基因,在精心创作和不断打磨的过程中,凝结成一部舞台艺术精品,凝结成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直抵观众心灵深处。该剧自首演以来反响热烈,获得多方好评,并在2017年获得了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何为信仰?何为初心?他们为什么而执着?“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台上,恽代英烈士铿锵的话语在回荡。一位位英烈,坚信的就是这样朴素的道理:“一项事业,倘若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为之牺牲生命,它是伟大的,也必将有成功的一天。”
台上,演员深情鞠躬、谢幕;台下,观众热烈鼓掌、不愿离去,满眼是感动的泪水。这熟悉的场景,无数次出现在话剧《雨花台》演出的现场,话剧《雨花台》也成了感动全场的“泪花台”。
真实的力量最动人。话剧《雨花台》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牺牲的烈士放在同一个时空里,很多台词和故事,都是根据史料进行还原,包括烈士的家书等直接搬上舞台。大部分的台词或情节都是烈士们说过的话、经历过的事,每场演出都能够深深打动观众的心灵,直抵人的内心深处。
当晚的演出结束,观众依然沉浸在震撼感动的余波中。“施滉、许包野,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人物。他们年纪轻轻,就海外留学;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过上富足而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却做了另外的选择。从他们身上,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观众陈迪表示,剧中两位烈士和妻子告别的场景也特别让人感动,“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舍小家为国家,真是太伟大了!”
剧中,许包野就义前对施滉说的那番话,让很多观众深受触动——“你我付出一人之生命,或许就将新中国的诞生提前了一个小时,万千同仁付出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这美好的一天,就留给后人吧!”受英烈精神感召,观众纷纷表示,要以烈士为榜样,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用红色基因去铸就人生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
演出150场,对全体演员们来说,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每一步走位都可谓炉火纯青,但人人都秉持着一颗最真挚的初心,场场全力以赴。饰演恽代英的南京市话剧团青年演员崔钟说,这部剧对于每一位参演者而言都意义非凡,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大家一直在用雨花英烈精神鼓舞、激励自己的创作、学习,演好每一场戏。
这几天,除了话剧《雨花台》于4月24日、25日亮相之外,4月23日、24日晚,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已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近年来,江苏关于雨花英烈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通过生动的艺术呈现,雨花英烈精神走进越来越多的观众心中。
本报记者 顾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