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养老助残扶幼,江苏多措并举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2021-07-09 16:3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永金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如何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命题。7月9日上午,江苏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发布会——开展困难群体关爱行动发布会,介绍江苏省如何以“有温度”的举措、“暖民心”的行动,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再增适老化改造3万户,加速“原居享老”

省民政厅副厅长蒋同进介绍,为了实现老有所养,江苏各地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聚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员等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根据老年人居家生活实际需求,分类实施,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开展入户评估,制定改造任务清单,重点改造老年人家庭生活起居、安全防护、智能照护设施等,为老年人“原居享老”创造条件。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各地已排出改造对象清单,完成入户评估13739户,已进入开工或准备开工阶段;约1.8万户家庭正在进行评估,将于7月底前完成评估,预计10月底前完成改造不少于3万户。

此外,为了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江苏将100个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为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并在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向农村社会老人开放富余床位,以满足他们“养老不离乡”的愿望。

同时,民政部门还加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辐射作用,向周边村(社区)提供助医助浴、配餐送餐、精神关爱等居家上门服务,让农村老人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高品质养老服务。目前已开工建设80个,已按标准完成改造提升31个。

“在推进老有所养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失能(失智)困难老年人,通过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或社会福利设施进行必要的改造升级,按标准建成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38家。”蒋同进说。

补贴提标、托养创新,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保障残疾人生产生活,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残联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多措并举,让全省400多万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我们会同省财政厅、省残联印发通知,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省定城镇、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30、90元标准执行,切实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蒋同进介绍,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标工作全部完成。

南京、无锡、苏州、淮安、镇江等市实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城乡一体化,且超过省定标准。2021年,省级财政预计下拨9.66亿元用于“两项补贴”,将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约67万人,重度残疾人约63万人。

除了以补贴保障残疾人生活外,残疾人托养服务也备受关注。省残联副理事长庆祖杰介绍,为了缓解家庭照料压力,省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截止2020年年底,已为4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残疾人的托养照料需求,托养机构提供寄宿制托养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居家托养服务三种方式。截止到6月底,全省新增托养残疾人5286名,共计为4.5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基层和群众普遍反映良好。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托养服务的覆盖面,力争到‘十四五’末,达到‘全省托养服务供给能力基本满足残疾人托养需求,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得到有力保障’要求。”庆祖杰说。

“梦想改造+”,服务万名“事实孤儿”

“事实孤儿”是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由于父母的长期缺位,缺少应有的监护和照料。2020年以来,团省委聚焦全省万名“事实孤儿”群体,联合相关单位发起实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目前已建成4710间“梦想小屋”,让困境青少年群体在阳光下成长。

团省委副书记潘文卿介绍,在建成“梦想小屋”的基础上,各级团组织把持续关爱作为重要的“后半篇文章”,开发结对关爱系统,落实“一对一、月常态走访、季集中关爱”等常态帮扶机制。

以“梦想小屋”为纽带,江苏多地推出关爱服务“梦想加油站”,启动志愿服务专项行动,重点针对事实孤儿心理健康、暑期看护、视力保护等重点需求,策划开展“心悦课堂”“爱心暑托班”“护你‘瞳’行”等公益项目,注重常态化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困境青少年关爱工作从物质帮助到精神关爱、从学业扶持到身心健康的拓展进阶,确保“事实孤儿”关爱一帮到底。

潘文卿表示,下一步,按照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任务要求,团省委将科学有序安排建设进度,严把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流程,狠抓建设质量,扎实抓好小屋建设,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今年5000间、两年10000间“梦想小屋”的建设任务,切实把实事办实、办好。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责编:韦轶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