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苏适养老”托起江苏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2021-12-04 08:54:00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截至2020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850.5万,占总人口比例达21.84%。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将“老有所养”作为民生七有的重要内容,纳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省政府重点工作,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抢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不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保障,加快推动养老服务向着更高质量、更为均衡的目标不断发展。江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中两次“上榜”,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10个设区市入选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其中9个获评考核优秀等次,数量全国最多;民政部在南京召开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总结推广江苏经验做法。全省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齐抓共管,下好统筹谋划“一盘棋”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制度安排、细化政策支持,基本形成环环相扣、衔接配套的政策体系,为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

省人大出台全国第一部养老服务综合性地方法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推动江苏养老服务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以省政府名义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及时解决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健全养老服务督查推进机制,省人大、省政协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远程议政,凝心聚力促进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惠老政策文件60余部,涉及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发展老年人照顾服务、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涵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建设、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等多个方面,筑牢夯实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四梁八柱”。

着眼发展全局,省委、省政府将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等作为必须配备到位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列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将“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占比”“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十三五”以来,每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都有养老服务相关内容。

多元供给,聚焦需求发力供给侧

多元供给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全方位全周期和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从“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托老”三向发力,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养老服务由“保基本”向“高质量”转变,逐步构建并形成家庭、政府、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全省共建成各类养老床位74.3万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40张。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江苏连续5年开展省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全省共建成1.82万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89家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200余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290万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6.4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全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县域范围全覆盖,初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各地不断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模式,涌现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互联网+居家+社区+机构”链式养老新模式等做法。全省建设并运营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4万张,被民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重点推介。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全省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整治安全隐患8万余处,依法取缔、关停、撤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养老机构368家。在全省推进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治理,全省911家未取得消防审验手续的养老机构全部整改到位,重大安全隐患实现“清零”。实施护理型床位补贴政策,引导各类资源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刚性需求,全省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机构床位总数的65%。聚焦解决长期照护服务支付能力短板,8个设区市建立了长期护理(照护)保险制度,目前参保人数超过4000万。坚决维护广大老年群体健康安全,全省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零感染”。

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全省20.32万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应养尽养,平均供养标准达到12761元/人/年,苏州等地区还实现特困供养标准城乡一体。在部分地区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县建县管,优化县域范围特困供养机构运营管理。开展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及农村养老服务双提升工程,提升重点特困人员集中照护能力和农村区域性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全省农村敬老院护理型床位总数达到8.1万张,194家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公建民营。全省各地立足本乡本土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搭建网格化养老服务架构体系,全省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防和关爱服务制度实现全覆盖,20余万农村留守老年人享受关爱服务。

要素保障,激发养老服务新活力

养老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家庭能完全独立解决的问题。养老服务健康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全要素保障。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砥砺创新,不断破除行业发展障碍,打通要素流通壁垒。

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设施的土地保障意识越来越强。按照人均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2012年以来全省各地累计划拨养老用地734宗、总面积20795.5亩。在制度层面聚焦解决主城区配套用房用地紧张、养老服务规划不到位等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现实矛盾,督促有条件的县(市、区)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的“四同步”机制。各地探索公共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不动产权证,并将不动产权移交给政府指定部门管理。

为了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的长足发展,我省不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十三五”以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42.2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超过13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240亿元,并将养老服务纳入省级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全面建立并落实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70亿元、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护理补贴28.8亿元,有力保障了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优化环境,“放管服”改革再升级

聚焦简政放权,我省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升级。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部分养老服务设施审批手续,优化养老服务项目建设流程,着力解决阻碍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性瓶颈。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加快形成以养老服务市场为导向的护理员培养使用机制,全省13个设区市均建成养老护理员省级实训基地。

为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化发展,江苏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委员会应运而生,制定了一批省级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加快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出台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养老服务发展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对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对养老服务机构、企业行政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在全省范围实施防范养老服务非法集资公益宣传,保住老年人的“养老钱”“救命钱”。

各类养老机构风生水起,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的重要作用。我省不断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统一公办民办、内资外资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标准和相关扶持政策,省级连续4年开展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以奖代补,全省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达到50.37万张,占全省床位总数的71.9%。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与养老相关的企业共有超27万家,我省以2.6万家企业高居各省(区、市)榜首,占全国总量9%。苏州整合市属国企养老资源,组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扩大养老服务市场供给水平。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政部门联合多部门出台政策,明确针对养老机构的补贴发放、税费减免缓缴、金融支持等政策。联合省发改委认定18家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和23家省级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给予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连续10年成功举办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搭建国内外养老产业合作交流的示范平台,江苏养老服务的行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大力气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久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建设更加优质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苏适养老”服务品牌。

踏上新征程,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将全力拓展“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内涵,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提升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全面构建要素支撑保障体系、全力打造综合监管监督体系,积极推动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广大老年人享有更加舒适、舒心、公平、可及的颐养生活。

打造人才“蓄水池”

守护最美“夕阳红”

养老事业,人才为本。面对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江苏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养老服务人才这个关键点,扭住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这只“牛鼻子”,以人才强服务、以人才促发展,不断夯实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回应千万老年人及其家庭热切期待,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完善制度,政策引才。江苏省民政厅、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强化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落实养老护理员政策待遇、创新医养康养人才支持政策、加强养老服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实现政策性突破,为打造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作出了系统性制度安排。

我省明确到“十四五”末,新增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10所以上,毕业生年均超过3000人,从事各类养老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不少于15万名。有条件的地区还将养老护理员纳入积分落户范围,鼓励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探索“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规模与服务需求相匹配,从业人员能力与职业体系建设相匹配,从业人员贡献与激励褒扬措施相匹配。在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努力实现以公益保障为基础、市场激励为补充的梯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部省合作高层次办学

多元协同,合作育才。江苏省政府与民政部开展部省合作,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是全国第一所本科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今年,学院首批招收本科新生169人、研究生新生20人,形成较好社会反响。

今年10月,民政部与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了加强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会商协作机制第一次会议,系统谋划部署学院建设,力求将学院打造成为服务全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政策研究基地、国际合作基地、示范引领高地。

创新实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拓展养老服务人才引才渠道。南京、苏州等地聚焦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建立养老服务人才积分落户制度,将养老护理员从业纳入“积分落户”条件,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享受积分落户政策。南京市在全市范围推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全市现有居家养老兼职从业人员2000余人以及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3.7万人,有效补充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力量。

健全养老护理员人才补贴长效机制。全省各地均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学历补贴制度,对具有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给予一次性学历补贴,最高达6万元/人;苏州、南通等市建立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根据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从业时间等要素,由地方财政按标准按月发放岗位津贴,最高每人每月800元,积极营造养老服务领域“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各地累计发放学历及岗位津补贴3376万元,惠及8600余名养老护理人员。

完善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各地共建成专业化认定机构34家,全省共有31所高职院校和24所中职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等地民政部门与当地高等院校开展合作,通过联合举办养老服务专业学院、增设养老服务专业课程等方式,培养一批年轻化、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助力本地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练兵比武展示技能服务风采

江苏以竞赛为引领,促进养老服务领域学习练兵、人才培优,形成优秀养老服务人才竞相涌流的生动局面。通过开展全省养老护理员“全员大练兵、万人大比武”活动,全省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的一线养老护理员轮训实现全覆盖,以练促学、以赛促练、整体提升。

10月下旬, 2021年江苏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集中展现全省养老护理员的“工匠精神”和动人风采,营造全社会爱老敬老、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经过层层比拼选拔,遴选出66名优秀选手参加省决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31.3岁,本科学历占比72.7%。一等奖获奖选手分别授予“江苏省技术能手”和“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称号。12月4日—6日,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在南京联合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这是养老服务领域竞赛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大赛。

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联合开展江苏省“最美养老护理员”选树宣传活动,在全省6万余名养老护理员中选树百名优秀典型,充分展示江苏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风采和良好形象,进一步激发全省养老服务工作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的职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责编:唐韵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