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洼地”变“高地”,百姓收获“小确幸”
2022-06-25 09:03:00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徐迪慧

小确幸——心中的期待得到满足,收获微小却实在的幸福。

夏日炎炎,唯有傍晚是出行的最佳时点。长江之滨,定山城市客厅内,“全副武装”的跑友不畏惧高温,沿着绿道,踩着节奏,与江潮合拍寻找奔跑的快乐;放了暑假的娃娃,在宏波秀台绕着江豚的雕塑一圈圈追逐,出出汗比吹空调好。在南京规划的九大滨江城市客厅中第一个建成“客厅”,这片天地是独属江北人的“小确幸”。

七年翻天覆地,新主城居民收获的“小确幸”还有很多。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不过江就有大医院,坐在家里就把事来办……新区之新,不仅是外在形象的蝶变,更要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承载“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使命,江北新区不仅要补上民生短板,更要建出一个让百姓满意并引以为傲的现代化新主城。

“上好学”——

“大手笔”投入,“大跨步”改革

大厂街道葛关路18号,一栋“民国风”建筑,在周围三四十年房龄老小区的“包围”之中,格外显眼。这是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三年前,建校60年的校园经过扩建改造,焕然一新,大门也由小巷移至大路。扩校后生源明显增加,现有52个教学班,190余名教职员工。

更多的变化来自“内在”,这所先后诞生2名江苏省特级教师、50余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教师的老牌名校,以“养怡”为理念,在校园中拓出碳中和工业景观沙盘、“怡小豆”智慧农场、怡然书院、“怡之光”广场等区域,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于教育投入,江北新区可谓不遗余力。“其它地方能省则省,教育和医疗不能省。”

七年间,江北新区竣工交付建设项目41个,新增优质学位约4万个,组建7大教育集团,覆盖24所中小学;2017年以来,新开办幼儿园(含办园点)共计42所,新增学位数13620个,公办及民办惠民园就读幼儿占比由2017年的48.95%增至目前的87.84%,提升幅度居全市首位……

为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江北新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去年,江北新区新组建4大教育集团的消息一时间上了“热搜”,当中包括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目前7大教育集团覆盖了24所中小学,占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42.1%。

5月,江北新区发布一则招聘骨干教师消息,“聘用人员最高可一次性享受70万元科研安置费”,这一消息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一批骨干教师慕名而来。

拿出最大的诚意招揽贤才,是江北新区对于教育人才一贯的态度。江北新区已经连续5年招聘备案制教师,备案制教师的收入比学校自聘教师增加了两三倍,还有更多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的机会;多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骨干教师和名校长,聘用的名校长最多可以拿到150万元的科研和安置费用。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一批批骨干教师、名校长纷至沓来,江北新区的校园里燃起助孩子成长的创新“火苗”。

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新校区(定向河校区)投用后,孩子们迎来了一位顶着南师大教育学博士、晓庄学院副教授光环的“博士校长”唐小俊。在博士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建立“博士智库”项目,来自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以及南京晓庄学院等不同学科专业领域30余名博士成为了顶山实验小学的一员。

今年,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出台“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今年上半年完成196名新教师招聘工作,19名骨干教师及227名备案制教师正在招聘,评选150名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改革不停步,江北新区要深度激发师资活力,促进教育水平再提升。

“看好病”——

特色门诊在“家门口”,“不过江”到大医院

江北新区是人口流入大区,尤其是随着城市面貌的改善、新兴产业的发展,这里成为年轻人落脚南京的首选地之一。增长的人口,最迫切的需求,除了教育就是医疗。

南浦路99号,原沿江街道复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周边有北外滩水城、天润城、旭日上城等多个超大型楼盘,刚需住户多,人口密集,低龄儿童多。

去年,服务站完成改造出新,对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提升。修缮一新的服务站,更名为沿江街道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辖区儿童提供预防接种、儿童保健“一站式”服务。

这里不仅有优越的就诊环境,更有特色门诊。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为江北新区首家省级预防接种示范化门诊,每天有上百名儿童在这里接种疫苗,全年接种量达到9万余剂次,是南京市预防接种量最大的门诊。

近年来,江北新区直管区7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一提升改造,除了大幅提升的“颜值”外,更重要的是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新区共创建4家省级社区医院,建成2个省级、17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10个市级妇幼规范化门诊。一个优质、便捷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就此形成。

一个细节让人难忘。今年3月,在本轮疫情爆发的时刻,顶山街道封控区、管控区定点医疗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苑院区无妇产科,街道随即联系南医大四附院京新院区,协调来了几位妇产科大夫,调运了相关医疗设施供定点医院使用,缓解了几十位待产孕妇的焦虑。

2021年,南医大四附院京新院区正式运营,并成功转设为三级医院。目前,医院有一院三区,辖京新院区、浦园院区、南苑院区,实施一体化管理。南医大四附院的投用,补上了桥北板块没有大医院的“医疗短板”。

为让百姓“看病不过江”,江北新区不断加大投入,丰富医疗资源。除南医大四附院外,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已于2019年投用,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二期建设正在推进中,江北新区妇女儿童中心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大医院来了,江北新区居民过江看病的焦虑不再有。

南医大四附院的儿科科室,目前每天门诊量可达500-600人,在南京省属、市属医院中排在第二,仅次于南京市儿童医院;院区扩建项目——江北新区妇女儿童健康中心已启动建设,设置499张床位,预计2024年建成,落成后将可成为国内一流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新区群众和妇儿群体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南京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新门诊已于今年5月启用,这是妇产医学中心的特色专科之一,也是江苏省妇幼保健重点专科,是江北新区首家具有完整体系的生殖医学中心门诊。

“好办事”——

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

“线上可以办理,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可以办理,携带相关材料在所居住社区也可以办理。”在大厂街道,31项原本只能在街道层级办理的保险经办服务,已实现在家门口的社区办理。31项中包括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失业保险金待遇核定申领等高频事项。

2021年,江北新区推行“街社同权同办”,顶山街道和大厂街道率先成为试点街道。

自去年9月以来,一批“技能通+服务通+权限通”的政务通专员进驻顶山街道的各个社区,193项街道级政务服务事项跟着“政务通”专员同步下沉社区,顶山居民实现“进了社区门必定能办事”。

顶山辖区整体呈狭长走向,直线距离最远近20公里,政务通“通”的就是审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各社区“政务通”专员启用以来,街道窗口用工数平均同比减少了29%,群众办事满意率提升了7%。

街道改革服务模式开启,街道纷纷畅通了社区办、网上办、自助办、帮办代办等渠道,“进了社区门就能办成事”“有事网格内就能办”“坐在家中一键办”等实践,被居民交口称赞。

为了厘清下放事项的职责和边界,确保事项下沉后街道行权的合法性和审管规范性,江北新区组织有下沉事项的区级部门分别与7个街道签署事项委托协议,并授予街道审批专用印章,明确行权主体,规范各级行权职责,做到区街权责明晰、审管责任到位。

权责厘清,改革和创新的空间变得更大。

改造升级后的泰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被泰山居民称为家门口的“服务客厅”。泰山街道是江苏省“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的建设单位,在为民服务中心二楼的居民医保服务中心,柜台改为“卡座”,窗口被清新的白色挡板隔开,形成半开放式空间,为的就是保护居民办事的隐私。

在泰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的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摆满了社保卡办理、证件照打印、税务办理等各类自助服务机。办事窗口还提供午间、周末预约服务。“5+2”“白+黑”,为民服务“不打烊”。

“别的街道下沉社区的事项比我们多,我们还要再改革,加把劲啊。”在采访中,街道之间的这种“较劲”让记者印象深刻。眼下,不少街道已经以新技术为抓手,将居民“线上办”与网格员工作平台畅通,部分事项已实现“格内办”。这种“较劲”居民很欢迎!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