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这个暑假,苏州发动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设了1355个公益暑托班,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无人照看孩子的实际困难;“秋招”在即,苏州已建成57家人才驿站,包含房间607间、床位971个,为来苏求职的毕业生提供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一项项贴心的举措温暖了无数人,成为苏州“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最好注脚,也为其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积蓄起先发之势。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说,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站在全局高度部署文明新追求
从80万把笤帚“扫”出国家卫生城市到文明城市“六连冠”、从张杨公路到“以港兴市”……张家港综合展示馆内,一张张照片记录下张家港的每一个重要时刻,讲述着这座城市从“苏南边角料”到全国“明星城市”的精彩奋斗历程。与综合展示馆比邻的张家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则创新打造“学习强国”线下交流平台“追梦学堂”,成为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持续努力和不懈探索,苏州逐步构建起一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样本,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是始终贯彻“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推进。
靠着这样的经验,苏州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05年9月,张家港成为唯一入围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并在此后6届蝉联。2009年1月,苏州首次入围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区),并于2011年12月、2015年2月、2017年11月、2020年11月蝉联。2017年,常熟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太仓、昆山获评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苏州市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满堂红”。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苏州依然将“站在全局高度部署文明新追求”作为创建工作的准绳。去年6月,苏州召开全市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大会,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吹响了文明新追求的号角。
当前,苏州全市上下正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文明润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在相城区,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创建工作,对优化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等作出具体要求;在姑苏区,广大党员干部克服高温天气、放弃休息时间,开展小区环境、街巷环境提升行动;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引导居民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践行文明理念……苏州既从十几年文明城市建设的历程中传承发扬好先进经验,又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更高标准,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向纵深开展。
构建全域推进的文明新格局
十大板块召开推进会,层层压实责任;公安、住建、城管、交通等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一年来,苏州强化“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多主体、多领域。”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说,政府的作用是主导加引导,一方面,主导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载体来引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从而构建全域推进的文明新格局。
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常态长效管理。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中,苏州把“机制的守正创新”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定出台了建立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的意见,完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工作模式;以“晾晒比拼”为导向,建立“每日巡查、双月通报、季度点评、年度考核”督查机制;深化不文明现象曝光机制建设,持续加大跟踪曝光力度。
苏州还着力攻坚重点领域整治。7月8日,苏州城管系统召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誓师动员大会,提出重点治理市容秩序等内容,努力消除城市管理的弱项。苏州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青松说,“文明”有时很大,大到足以成为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整体印象,“文明”有时又很小,小到可能只是家门口一条干净整洁的巷弄。因此,城管工作要落小落细,直面痛点难点。
坚持城乡一体发展,同步推进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建设。苏州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乡风文明培育,致力让城乡居民拥有一样优美的居住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尚。
在张家港市杨舍镇百家桥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小信箱。村民们每月都会收到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递的“家书”,重点活动、最新政策一目了然。在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来自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驻村规划师,以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式乡建,让这个临近太湖的小山村,变成了游客向往的“世外桃源”。
苏州还组织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全面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00多家文明单位与5100家镇、村、社区、学校及其他单位成功结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攀登文明新高度
不久前,吴江区吴模路和江厍路转角处,一座小巧别致的口袋公园悄然亮相,让过往行人眼前一亮。今年以来,吴江大力推进城市“微更新”,探索将背街小巷的“边角料”地块打造成五彩缤纷的活动空间,整个城市变得灵动鲜活起来。
苏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创建工作与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提升百姓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实现创建为民、惠民、利民。
针对老大难问题,苏州想方设法“啃骨头”。以无物业小区管理为例,目前,苏州主城区共有无市场化物业企业服务管理的小区近1100个,这些小区物业管理相对滞后。苏州探索引入国资力量配套专项资金对无物业老旧小区进行托底管理,赢得居民拍手称赞。
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过程中,苏州既关注民生改善,更注重精神引领,持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用身边好人的事迹引导人,用道德楷模的力量鼓舞人。
在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村集体专门拿出资金奖励积极参与读书活动的村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除了上万册图书,还收藏着村民们20多年来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村党委书记蒋玉英说,这些年,村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邻里关系更加友善,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文明新风浸润心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截至去年底,苏州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34万左右,全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50万小时。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一曲《苏州好风光》,令人心驰神往。苏州之美,美在生态环境,美在人文历史,更美在人们举手投足间的文明风尚。
本报记者 李仲勋 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