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把实惠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省暨扬州市“三下乡”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侧记
2024-01-31 08:0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快走快走,今天可以去乡里看演出喽!”“听说这次有不少惠民‘大礼包’可以领,赶紧过来瞧个新鲜!”1月30日上午,一声接一声的吆喝,让原本宁静的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一下子人声鼎沸起来。当天,2024年江苏省暨扬州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在这里举行。

活动现场,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牵头,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8家单位带来理论宣讲、文艺汇演、农技咨询、普法宣传、健康科普等六大类40项服务套餐,把实惠与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激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哐哐哐——“邮理响”理论直通车“发车啦”!时间刚过9点,民族文化宫前的小舞台四周挤满了人。由甘垛镇“泾歌甘甜”村民剧团带来的原生态民歌表演唱《二十大精神照亮乡村振兴新征程》,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声。“我们采用‘理论+文艺’的形式,实现理论传播的‘落地’与‘出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谈及此次节目的选择,“泾歌甘甜”村民剧团团长陆爱萍说,大家用民歌演唱的形式,表达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斗心声。

又是一年“春风起”。当天,2024年江苏省“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拉开帷幕。除了举办经典阅读展演活动、组织结对共建和志愿服务合作签约,现场还有不少菱塘回族乡的儿童收到了“书香江苏”阅读礼包,其中不乏精心挑选的图书、精心设计制作的阅读笔记本和文具。

带一本心仪好书回家过年,凤凰新华高邮分公司服务台还为市民朋友准备了几十册图书供翻阅、购买。刚放寒假的大学生李粒选择了一本《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她说自己是“小王子之父”——圣·埃克苏佩里的粉丝,看到这本再现他传奇人生的传记作品后便毫不犹豫买下来,并作为寒假读书笔记的素材进行摘抄。

一旁锣鼓喧天,舞龙、大头娃娃、河蚌舞、莲湘、临泽高跷、腰鼓、荡湖船等民俗文化节目,国家级非遗高邮民歌,省级非遗卸甲肩担木偶戏,“送亲奶奶”习俗等相继登场;“点亮星空”“温暖秋冬”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的精彩瞬间被制作成展板,生动展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特色亮点和成果成效,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

农业科技送到家门口,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眼下正值大虾育苗时间,揣着一肚子问题的龙虬镇养殖户李晓勇直奔“科技超市”咨询台,向技术名师请教自己遇到的“疙瘩”,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高邮特种水产产业分店负责人戴大喜一一为其解惑。李晓勇拿出纸笔,记下了“名师笔记”,直呼这趟活动来得真值。

“瞧,那边有个大家伙!”循声望去,一台巨大的农业植保无人机被众人团团围住。凉月湾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孙正中从高邮送桥镇匆匆赶来,穿过人群,向工作人员打听起了这台大疆T60无人机的基本情况。“咱社里的服务对象有10万亩地,原先2台旧款无人机面对庞大的业务量有些‘吃不消’,今年考虑再添置一台新的。”除了“大块头”,一个装有“智慧大脑”的北斗导航盒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它可以通过获取精确的车辆位置、航向和姿态,引导车辆根据事先设定的路线行驶。

不仅如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向农户赠送了最新的生物农药“粘颗·苏云菌”;高邮市科技局邀请专家现场传授了蟹苗种的繁育推广、饵料选用、水质处理、生态种养等知识;相关展示区还提供了水质检测、技术咨询、疾病防治等多项服务。

先进的智能化农机设备让农民朋友们“开了眼”,专家咨询活动更让农业大户揣着农技知识满载而归,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送农业科技,促农民增收”的成果得以彰显。

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满足百姓健康生活需求

医疗服务也是最受村民欢迎的一项内容。停靠在广场边的体质检测车获得了不少人的青睐,光一个上午就有40多位居民上车“号了脉”。测试项目有亚健康、体成分、骨密度,一套流程下来,只需15分钟,便可以拿到一份“私人订制”的综合评定报告。“看来我还得再减减脂。”拿着新鲜出炉的报告,高邮市民甘甜甜对相关数据研究了起来。一旁的专家建议她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多摄入蛋白质,增加肌肉含量。

现场,健康卫生服务台还发放了《人体常见损伤与康复》《常见疾病与运动干预》系列丛书以及小型运动器材。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志愿服务队利用模拟人、包扎套装、AED训练机等工具现场展示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AED使用等急救技能。

距离主会场不远处的菱塘回族乡卫生院,是此次“三下乡”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的分会场之一。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峰对卫生院接收的疑难病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讲解。

“来!3,2,1,茄子!”菱塘回族乡曙光社区居民孙志超与老伴拿着“热乎”的春联对着镜头比了个“耶”的手势。摄影师的引导声、相机的快门声、人群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段让人难忘的“三下乡”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记忆。

□ 本报记者 张韦 通讯员 邮宣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