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备老经济”首次被纳入银发经济范畴
2024-03-19 08:05:00  来源:新华日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其中,“预备于老”的“备老经济”首次被纳入银发经济范畴。

即将变老的人当下有什么需求?国家鼓励发展“备老经济”,有怎样的考量?我省“备老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如何进一步推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未雨绸缪,学技能成“新风尚”

“很快要退休了,真不知道该做些啥。”58岁的陈磊在南京一家国企工作,最近有点迷茫,“想在退休之前培养个兴趣爱好,不然一下子退休了感觉无所事事。”

和陈磊有着同样心态的“未老族”还有很多,在记者调查中,不少人都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担忧。在苏州大学银龄学习中心,55岁的李欢正在咨询相关课程。“快要退休了,儿女建议我先来培养一个兴趣爱好,这次我先来试听一下,感觉摄影课、声乐课都不错。”李欢说,他们小区有不少和他年龄相仿的人都有类似需求,“儿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是该我们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了,不然老了‘闲得慌’。”

南京“备老”的人们想在老年大学里学些什么?记者在金陵老年大学了解到,这里共开设72个专业、276门课程,招生人数、办学规模近年来创历史新高。智能手机、朗诵、老年营养与保健、计算机、古典舞、经典影视赏析等,这些已是“老一套”了,AI图像制作、无人机航拍、古琴等“时髦”课程,一个比一个火爆。

“年轻的时候因为忙工作、忙家庭,舍去了很多爱好。现在我开始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活出自己的精彩。”从南京艺神艺术培训公司举办的社区老年大学下课后,学员严雪告诉记者,最喜欢上旗袍班和声乐班,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社区老年大学成立于2014年,目前声乐班人数约80人,舞蹈、朗诵、旗袍班共计200多人。很多人退休后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接触到我们这些课程后,不少人爱上了唱歌,生活也跟着丰富起来,用音乐来减缓身体衰老。”老年大学校长赵俊楠告诉记者。

我省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去年全省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042.99万人,首次超过2000万;户籍老龄化率26.02%,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

今年3月,在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今年将聚焦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需求,继续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全年培训50万人次,便利老年人出行、就医、业务办理等,缓解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感。

统筹谋划,银发助餐点不拒“年轻人”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指出,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从个体的生命周期看,老年阶段和未老阶段并不是割裂开的,应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的当下需求,将是年轻人的未来需要。

55岁的郭巧玲经常在南京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吃午饭。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13元左右,菜肴可口易消化。这家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新月社区五矿崇文金城小区附近,不但提供银发助餐,还对低于60周岁的人群开放。

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小讯告诉记者,该中心在全市已布局13家,建邺区范围内布点11家。中心之所以能吸引像郭巧玲一样年龄段的人来用餐,一方面是离家近,另一方面价格相较于市场价便宜不少。“在这里还可以点菜。我经常和同龄朋友一起拼桌,大家各点一两个菜,一起用餐能吃到的菜品更多。等到60周岁,财政会有补贴,60周岁及以上老人只要10元左右就能享受到一份可口的饭菜。”郭巧玲说。

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建邺区还将打造一批具有老年人助餐功能的社区食堂,实现所有街道全覆盖,并对低于60周岁的老人开放,在这些助餐点还将设置养老顾问服务站,开发养老服务顾问信息发布系统。

3月10日,记者来到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栖彩食堂,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点餐台前排起了长队,不少附近居民在食堂内聊着家常、品着美食,气氛温馨。

栖彩食堂运营组织主任黄秀丽告诉记者,社区食堂设立的初衷,本来是为了解决社区老人吃饭问题,筹办时有很多的社区住户反映,希望社区食堂能覆盖到更多人群,于是有了打造高标准助餐点的想法,非饭点时间还会用来当养老服务站点,日常开展手机技能培训班、手工班、防诈讲座等。

积极探索,拥抱银发经济蓝海

中国银保信官网显示,我国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累计数量已经达到125只,在售数量为41只。

当人口结构从年轻型转向老龄化,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备老经济’不仅对于主动应对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成为提振我国经济的新动能与新引擎。”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院长陈友华指出,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人们要提前做好养老准备,防患于未然。

记者在瑞芝康健居家服务品牌 “一方家护”中心看到,这里不但提供基本养老护理和生活照料、陪医陪诊等服务,还有商城助餐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项目等。“老人或家属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在家里预约上门服务,做到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的‘滴滴’模式。”江苏瑞芝康健老年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红兵告诉记者。

王红兵介绍,该公司在南京和深圳等地已拥有10多家中高端养老机构,近10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迎接“备老经济”,企业正在积极布局,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也给“未老群体”吃一颗定心丸。

在淘宝、天猫等网站,记者看到,很多发力银发经济的企业已开辟“备老经济”产品的专区,包括可水洗的床垫、会发光的马桶扶手、智能电动床、会起身的智能马桶盖、空气纤维颈椎枕等。从安装安全扶手、处理地面防滑,到出入空间无障碍改造,再到配备智能睡眠监测电动床等,不少行业头部品牌已形成装修设计、施工改造、辅具适配、智能监护的一体化服务标准。

“备老经济”首次被纳入银发经济发展体系,在陈友华看来,“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发展“备老经济”,除了要大力发展老龄金融,适度发展养老设施和机构、老年房地产、老年护理服务业、老年服饰、老年食品、老年医疗等产业也很重要。同时,要大力发展用于养老的专业家具、专业设施、专业易耗品等,满足老年人健康、娱乐、学习、旅游等需求。

省发改委社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兼顾“为老”和“备老”、产品和服务、事业和产业、供给和消费、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围绕健康养老、银发产品、康复辅具、抗衰老产品等领域,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产业集群,完善支持政策,积极探索银发经济规模化、集聚化发展路径,以点带面提升我省银发经济整体水平,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许愿 唐悦 田墨池 黄勇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