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透过一扇窗,“看见”世界的光
—— 全国首个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探访有感
2024-06-27 09:12:00  来源:新华日报  

24岁的泰州姑娘高梓涵,看上去和其他同龄女孩没什么不同,追剧、运动、逛街……初见她时,她正对着话筒专注地配音,仔细看才发现她的眼神无法聚焦。

她是位视障人士,也是新鲜出炉的“明珠朗读”主播。5月19日,全国首个盲人朗读集结地——“明珠朗读”,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明珠街道春风社区揭牌。盲人朗读集结地究竟长啥样?记者沉浸式体验了一回。

种下一粒种子,

收获一个“全国首家”

6月的风已有些炽热,走进春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服务大厅,墙上“春风十里,幸福有你”的字样十分亮眼。

记者闭上眼睛,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通过无障碍坡道、前行、转弯……整栋楼都做了无障碍处理,楼梯、马桶、洗手台等处均配有扶手,一路畅通无阻。“明珠朗读”坐落在该中心二楼。为了方便盲人通行,楼里专门安装了一部无障碍电梯,电梯里配有盲文触摸板,盲人可独立操控。

有关部门还为“明珠朗读”落实了经费保障,建立工作规章,明确专人管理。“长按音量键,就能开启手机无障碍模式……”楼内有工作人员为视障人士讲解和演示各类无障碍功能。“明珠朗读”最大的特色自然是朗读,有关部门购置了无障碍朗读设施,依托中国盲人协会的资源优势,加强盲人朗读活动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手机、电脑里带的读屏软件,仿佛攥在盲人手心里的一根“盲杖”。有视障人士给记者做示范:把头贴在手机听筒旁,页面上是什么文字、哪一个窗口正被打开、什么程序在运行……机械声飞速念了一长串,记者一个字也没听懂。“语音提示速度差不多是健全人的3倍!”对方笑着说。

这样一个“国字号”项目,为何会落户在泰州?

生活中适合盲人的文化资源偏少、盲人群体十分渴求“精神食粮”……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盲协副主席、泰州市盲协主席封红年。2021年3月,封红年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少盲人在朗读上有天赋,能不能把一些励志文章交给他们来读?”

2021年5月,泰州“坡子街·盲人朗读”栏目正式上线。“栏目第一篇文章,就是我读的!”高梓涵对记者说,当时她正在读大学,“盲人朗读”栏目让她过上了另一种人生。

而她和朗读的缘分早已种下。高梓涵出生一个月时,被诊断为“视力残疾一级”。小时候,没有小伙伴的她只好一个人待在家“看”电视。《神探狄仁杰》《舌尖上的中国》……这些片子里的声音,带给她走出黑暗的力量。从小成绩优异的她,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后,视野开阔起来。在学校跑道上奔跑,加入盲人乒乓球校队……2014年和2018年,她蝉联了盲人乒乓球省运会冠军。

2018年,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盲生“声音梦想”援助项目,从全国挑选140名盲生,开展专业播音主持培训。在课上,恩师董丽娜的声音激情满满,像闪电一样击中了高梓涵的心脏,“美好的声音会‘发光’,照亮我的人生路!”她立志当一名盲人有声主播。

洒下一束光,

照亮一批盲人朋友

要成为一名盲人主播,过程并不容易。记者了解到,盲人朗读有3种方法。一是用读屏软件,软件读一句,他们跟读一句,然后合成。二是把汉字转换成盲文,用手摸着读。第三种是把全文背下来,一个字出错就要删掉重来。

更难的是,声音里还要有“情”。盲人朗读者在看不见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和健全人一样的语速,还要处理好吐字发音、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节奏和情感。湖北荆州一位盲人熊江平在朗读《见字如面》一文时,全文仅1233个字,他反反复复读了两个多月才交稿。“要拿出满意的作品没啥诀窍,就是反复读、反复录!”熊江平说。

朗读得认真,后期制作也要尽心。负责作品后期去噪、音效、音乐的制作人“明镜”也是一位盲人。朗读作品播报时长多数在几分钟,“明镜”却要花更多时间去雕琢,最长的一次花了20个小时。

盲人朗读者们并非孤身在暗巷里行走。多数盲人没受过朗读的专业训练,泰州市盲协就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盲人朗读线上培训班,“培训班办成了培训月”之后,还办了两期后期制作培训班,在线为盲人们传授朗读技巧、作品剪辑、音效处理等,打通盲人朗读“最后一米”。

“坡子街·盲人朗读”栏目上线两年多来,累计发布朗读作品654篇,收听人数超过30万人,先后被表彰为2021年度江苏省残联创新创优项目、2022年度泰州市改革创新项目。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盲人朗读团队由泰州本地几个人到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位盲人。他们还从线上走到线下,参加泰州市第二届胡瑗读书节、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省残联社会助残服务项目发布会等活动……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高梓涵是这批朗读者的一个样本。她先后发布了4本有声书,累计近200万字,参与了无障碍游戏《迷雾世界》配音。“Boss直聘”和中国残联聘请她担任“萤火助残萤火助力官”,为广大残障人士定期直播,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

趁热打铁,泰州市有关部门调研后决定:依靠现有资源,打造一个实体化的朗读者集结地,“为全国盲人朗读者安一个家,为更多盲人朋友打开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窗!”

泰州盲人朗读的试水成功,也引发了中国盲协的深度思考:语言艺术能不能成为盲人就业的一条新路径?去年,中国盲协和中国盲文图书馆专门在泰州召开全国盲人多元化就业研讨会,为盲人朋友探寻更多新职业发展渠道。中国盲协还举办了全国盲人有声主播培训班,开展全国首次盲人朗读艺术等级测试、颁发等级证书,鼓励引导各地推广盲人朗读。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