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不妨学学“一门三院士”的家风家教
2024-06-27 09:08:00  来源:新华日报  

6月24日,出生于泰州溱潼镇的李德仁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媒体报道,李德仁院士的弟弟李德毅、堂弟李德群也都是卓有成就的院士。“一门三院士”,在当地传为美谈。

“一门三院士”,得益于良好的家风家教。“爱我中华、兴我家邦”,是李德仁曾祖父于1890年亲笔手书在家训中的第一句,“少小勤学”“诗书共读”“尊师益友”“和亲睦邻”“扶危济困”“克勤克俭”……家训虽然仅有80个字,但内涵丰富,包含励志勉学、修身养德、奉献社会等方面的内容,通篇表达的是积极向上的求学之道、为人之道和处世之道。

家风家教是影响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历代先贤无不把家风家教建设作为安身立家处世之本,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内蕴深厚的家风文化。孟母三迁、曾子杀猪、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家教故事,《颜氏家训》《孔子家语》《朱子家训》《放翁家训》等经典,深刻融入中华文化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当前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学科分类也逐渐精细,各级学校的现代教育中,既包括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又有文化技能课程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传统大家族已被几口人的小家庭取代,所以对家风家教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重视。其实这种观点是失之偏颇的。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学校教育再发达,社会教育再先进,只要有家庭存在,家庭教育就具有不可替代性。家风文化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潜移默化性的特点。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迁,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

良好家风家训,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摇篮。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给子孙留金留银,不如留一个好家风。良好的家教家风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情,还对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具有基础性作用。党员干部注重自身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就能够营造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好风气。让我们透过“一门三院士”中的良好家风家训,更加注重新时代家风建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