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社区“掌勺”,居民生活“有滋有味”
——聚焦南京市铁心桥街道基层治理系列报道之四
2024-09-23 08:47:00  来源:新华日报  

“出全新的破壁机110元。”“求加湿器一个,要静音效果好的。”“九成新儿童巧虎书籍一套30元。”连日来,定坊社区“小坊帮帮团”微信群人气爆棚,居民将自家闲置物品发布上去,很快便被有需要的邻居“买”走。

中心村小区居民陈慧是该群管理员之一。经过一年半的运营,群里一共登记物品257件,成交82件。“起初就是书本、玩具,渐渐地有了婴儿车、自行车这类大件。自己家不用的东西在别人家‘活’了起来,一来一往间,邻里成了朋友,感情越处越好。”陈慧打心底觉得,这个社区版“闲鱼”为他们的生活“增香添味”。

也曾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定坊社区地处铁心桥街道C位,与诸多大企、名企为邻,下辖商品房、安置房共10个小区,户籍人口4710人,但实际管理和服务居民超过23000人。巨量人口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老村民与新市民之间的矛盾、常住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冲突,一度让这个缺人手、缺资金的社区“力不从心”。

“‘定业兴邦、百姓福坊’,是定坊名字的由来,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景。‘坊’寓意和睦、友爱、融洽,要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家园。”定坊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军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到社区也是如此。社区治理不能是冷锅冷灶,得带着烟火味,得配齐“柴米油盐酱醋茶”。

“同心公益共同体”的创建让定坊社区摸到了路子。2021年底,社区尝试引入街道新联会、商会及延陵荟公益资源,带来一批医疗、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把不同背景的居民“请”出家门。厘清“争取社会资源,赋能基层治理”的思路,定坊社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目前已与江苏省体育竞赛协会、南京市公建中心、铁心桥社区医院等61家成员单位签订《社会力量助力社区治理协议》。

社区资源上限被打破,服务居民的能力也进入“next level”。磨刀、理发、量血压等便民摊点定期出摊,老年群体喜闻乐见,包括飞镖、象棋、套圈、篮球等项目的体育游园会、七夕运动会,以及红色剧本推理、技能培训班等同样被津津乐道。从常态化走向更多元专业,青少年微心愿圆梦行动近年持续实施。

越来越多的新老定坊人被唤醒、被激活。不再冷眼旁观,而是主动参与:猫狗走失大家一块寻找,路面破损各人相互提醒,曾经吐槽发泄乱丢垃圾,如今积极表达、共同约定禁止高空抛物。此前,社区退休老同志、村组老村民牵头编撰《定坊社区志》,先后有300多名党员、居民参与,已经完成约15万字的初稿。

在原先68名村民骨干之外,社区组建了9支文体队伍,还建立了105人的“红色楼栋长”队伍。家住莱蒙水榭阳光小区的刘云是其中之一。“网格群里叽叽喳喳的,都爱上了‘管闲事’,以前说家是老家,以后定坊就是家。”

在这个“家”,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韩府雅苑小区曾因养犬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去年9月,社区以此为议题发起一场网格“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养犬居民陈述需求,其余居民表达担忧,楼栋长、物业提出建议,最终形成方案:设置南都花卉大草坪为“遛狗示范点”,严格施行预约入园程序,确保场地干净整洁;同时组成“养犬自律会”,制定小区文明养犬章程,进一步规避遛狗可能产生的安全和卫生问题。一年来,定坊社区涉及“养犬”12345工单下降75%。

小题也要大做。像这样的网格“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社区每年要举办24场,自2022年以来,水榭阳光小区地下室堆杂、银杏山庄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和车棚等40件“急难愁盼”得以圆满解决。运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探索“网格议事、共建共治”协商议事模式,推动“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历经一甲子的“枫桥经验”在此有了创新实践和落地。

“社区负责‘掌勺’,青年党员是‘柴’,社区志愿者为‘米’,网格员作为‘油’传导热量,楼栋长是‘盐’用来提味,大党委、自组织、共建单位则是‘酱’‘醋’‘茶’,用好这些,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有滋有味’。”定坊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国斌说。

“定坊‘同心公益共同体’概括起来,就是一技之长的人、共建共享的物、大家感兴趣的事。”南京市社科院相关专家说,“社会协同、居民参与”不足是基层治理的共性问题,定坊社区要进一步优化“共同体”资源配置,未来可向全街甚至更大范围输出。□ 本报记者 周 敏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