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禁有故障,什么时候物业能来修好?小区乱停车,物业能不能管管?这边有动物的粪便,物业能马上处理下吗?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俗语叫“小区好不好,关键看物业”,而由于缺乏业委会的监督,或者监督“有名无实”,甚至有的小区无法成立业委会,往往导致小区问题的处理经常出现“扯皮”,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出路”?
在无锡市全面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全面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通过支部建在小区、力量聚在小区、保障沉到小区,有效推进治理“新路径”、联动“新力量”、服务“新局面”,扎实基层组织“末梢根系”,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锻造社区治理“红色样板”,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长安”。
快速有针对性 一个居民急难愁盼的迅速解决过程
“书记,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房设置得蛮好,但是一部分像我家人一样早出晚归的居民,凑不上投放时间啊,能不能想想办法,譬如搞个误时投放窗口?”
在长安街道惠城三社区嘉誉华庭(龙湖天钜)小区的一次联席会议上,一位居民向社区副书记、小区党支部书记、物管会主任邱晓阳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这也是无锡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后,很多小区居民普遍遇到的问题。因为垃圾房开放有时间限制,一些赶不及的居民干脆就将垃圾装袋放在门口或者带到垃圾房附近放着,久而久之,垃圾随意堆放的问题“变相”回来了。日常就在小区办公的邱晓阳对此也很理解,于是及时和物业服务中心及城管等机构协商,接纳居民建议,设置“误时投放窗口”,解决了相关的问题。
“我曾经多次反映过垃圾乱堆放,还有电动车进电梯上楼的问题,以前处理效果不好。现在再反映,网格员马上介入,小区很快就拿出处理办法,非常有效率!”跟随儿子在无锡生活的孙老伯,日常主要带小孙子溜达,很有责任感的他,看到一些小区管理的问题就会向物业反映。他说,小区建了个党支部,有个“党群驿站”,反映问题、处理问题快多了,管理规范了,小区比以前更好,“小区面貌一新,对大家都有好处!”
孙老伯所说的“党群驿站”,就是建立在该小区的“惠聚驿家”,是党支部进小区的实体化平台。党支部依托“走听商办”工作法,在小区设置“联合执法进小区”服务站,支部作为领头雁,与城管、住建等6个单位联合推动“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针对违章搭建、安全隐患等开展联合巡查执法。
同时,每月定期开展“书记面对面”等多样化党群协商议事活动,半年来,已推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364件,完成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误时窗口增设等小区微幸福项目18个,解决小区内部道路修补等难题100余件。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小区物业费平均收缴率也提高了13%。
“坐等式服务”变为“主动式服务” 支部引领将“订单式”服务送到楼道
“小孩子喜欢这里,一有时间就拉着我要过来玩,这边经常有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她很喜欢!”每天下午,时间空闲的时候,居民许阿姨就会带着孙女来到小区的“嘉趣逐梦室”,里面有适合小孩子的益智装置,小朋友玩得很投入,加上还有其他小朋友,彼此熟悉,于是一天天的时光就在这种“嗨玩”状态下过得很快。
“嘉趣逐梦室”,是“惠聚驿家”“三室一厅”的“一室”,其他的“一厅二室”分别叫嘉庭荟客厅、嘉思青创室、嘉和银龄室,适合上班族学习充电、老年人娱乐及青年人创新创业思维碰撞等,让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享受身边的“全龄友好”服务。“我们小区的上班族居多,而且很多是知识分子,他们对学习、提升的需求,对居住的要求,都比较高,驿站的整体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每周抽出1小时,放下手机、忘掉带娃的疲惫,静下心来学一项技能,感觉很充实。”小区全职妈妈小王,是“湖畔夜课堂”的常客。此前,小区与支部共建单位——惠山区教育局合作,打造面向惠城三社区全社区的“湖畔夜课堂”,提供网络运营师、公共营养师培训等课程30余期。“夜课堂让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也为我再就业之路打下了基础。”
小区党支部盘活小区党员力量,鼓励党员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主动认领“需求清单”。今年以来,已有200余名党员参与抗台防汛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为小区服务注入新活力。同时,积极响应智慧城市建设的号召,开拓线上APP服务小程序,通过线上居民主动发现、系统分类派单、处理反馈、核查办结、事后评价“五步闭环操作”,精准掌握社情民意,切实做到由“坐等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的转变,构建起社区治理“一张网”。
小区物管会+小区党支部 一种破解小区管理问题的新模式
“我们都知道,有的小区有业委会,有的则一时无法建立,那么针对物业服务的监督就会存在一个监督缺位的问题,甚至有时候物业和业委会之间的纠葛,更没有第三方去协调,导致小区管理服务运行受影响!”
长安街道党工委委员王峰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小区党支部分功能型和实体型,设立哪一种是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来确定,而嘉誉华庭“惠聚驿家”属于后者,相对来说功能“更为强大”。但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是为了解决小区治理这一“神经末梢”的一些痼疾。以小区物业管理为例,目前的普遍模式是物业负责服务,业委会负责制约、监督,但因为利益、权限问题,两者经常会陷入“内耗”。而街道层面上有一个物管科对前两个机构进行管理和协调矛盾,但由于面对的小区众多,力量严重不足,加上并不在小区驻点,导致实际上处理问题很难,有些问题反应不及。
“原来我主要在社区,主要听听反映的问题,然后做统筹,但现在我就在小区,和居民面对面,对他们的需求更为了解!”邱晓阳告诉记者,新模式建立后,他与小区居民是直接接触,对实际情况更为了解,因此也更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可行性,更好做一个协调,推动去解决问题。当然,对于他这样来自社区的工作人员来说,工作可能更忙了,但服务社区、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升了,老百姓的满意度也会更高。
仍以物业管理为例,以小区党支部建立为契机,小区同步成立物管会,小区党支部书记由社区层面的相关负责人担任,并兼物管会负责人,既可以居中协调物业和业委会的矛盾,也对两者进行监督,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从而为小区管理和日常服务中的难点解决,提供另一种思路。此前,作为无锡市惠山区“把支部建进小区”的典型,无锡市委组织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向全市推荐经验做法,号召其他板块学习。
“我们也将通过党建引领靶向施策,扎实推进支部建进小区,夯实基层组织‘末梢根系’,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新路径。”王峰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