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2025年春运大幕开启。今年春运为期40天,据交通运输部门测算,预计全省公铁水空将发送旅客约778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5%,其中铁路发送旅客约323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7%,民航发送旅客约791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2%。春运首日,记者走进位于南京的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探访运行情况、记录返乡故事。
民航出行意愿高于往年,婴幼儿旅客或超9%出行意愿高于往年,婴幼儿旅客或超9%
上午8点45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值机柜台,办理值机的旅客络绎不绝。
“乖,马上就到家啦!”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值机柜台,高泽平和女朋友抚摸着宠物猫的脑袋。“坐飞机回沈阳需2个小时,但它在笼子里要待上7个多小时、独处3到4个小时,为了缓解它的紧张不安情绪,我们提前准备了食物和水,还特意在笼子里放了它最喜欢的玩具。”高泽平说。
托运完行李,刘鸿飞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和男友请了两周年假,从广州出发,途经武汉、黄山,最后抵达南京。“我前年来过一次南京,印象很深刻,这次带男友再来看一看。”长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从事翻译工作的刘鸿飞说,这次为了品尝著名的‘秦淮八绝’,两人排队等了1个多小时,“在外打拼这么多年,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能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后的首个春运,旅客出行意愿预计超过往年。”东部机场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助理衣姝介绍,春运期间,东部机场集团7家机场预计运送旅客585万人次、同比增长7.2%,日均运送婴幼儿旅客约8300人次、占比有望超过9%。其中,南京机场新开延吉航线,加密成都双流、重庆、泉州等航线;新开胡志明航线,加密曼谷航线;预计运送旅客380万人次左右,日均超过9.5万人次。徐州机场恢复舟山航线,加密广州、长沙、海口等航线。常州机场新开烟台航线,加密贵阳、大连航线;新开普吉岛航线,加密曼谷航线。连云港机场加密广州、昆明航线。淮安机场恢复温州航线,加密揭阳航线。盐城机场新开揭阳航线,加密北京首都、重庆航线。扬泰机场加密天津、揭阳航线,新增和加密泰国和越南相关航线。
铁路旅客量增长,站里站外年味浓
上午9时45分,南京南站北广场进站口,旅客们拉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拎着五颜六色的礼品袋,有序通过安检。
“准备回家过年了?”听到记者询问,来南京务工的汪仁桂抬起头。“是啊,每年就盼着这时候回家看看老婆孩子。”汪仁桂笑着说,10多年前坐“绿皮火车”回家要20个小时,有了高铁,如今他只需4个小时就能到家乡江西乐平。
不远处,一群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围坐在一起,正在收拾被特产塞满的行李箱。“4袋盐水鸭带给爸妈。鸭油酥烧饼买了4盒,长辈们爱吃……”王思雨边说边拿出装在行李箱的衣服,转手塞进背包,尽量腾出更多空间,“爸妈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我们打算年后周边游。不管去哪儿,和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长三角铁路2025年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97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42.5万人次,同比增长5.1%,创历年新高。在启用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长三角铁路部门计划增开旅客列车398.5对,高峰期单日最高开行旅客列车超1700对。
铁路苏州站营销科工程师陆煜炜介绍,今年春运,铁路苏州站预计发送旅客622万人次、日均15.55万人次,同比增加46.85万人次、增幅8.15%。“春运期间,铁路南京站共安排旅客列车677.5对,其中增开至兰州、重庆、昆明、南通、盐城等方向的临客162.5对。”南京南站车间副主任朱海洋说,铁路南京站预计发送旅客932万人次,同比增长8.9%。
当天,千余名书法家深入江苏各大车站开展春运首日新春送福活动,长三角地区多个火车站同步开展“万福迎春”书法公益活动。在G8388次列车上,南京客运段“紫金号”乘务组为旅客提供了书香驿站、爱心百宝箱等便民设施和打卡集章、文化竞猜等互动活动。
公路客运总体平稳,长途出行新添便利
中午12点30分,南京汽车客运南站,30岁的李晨霜拖着一大一小两个行李箱来到自助售票机前购票。“南京到泗洪有直达大巴,还有8座小车,坐车到家很方便。”李晨霜告诉记者,她的行李箱里装着为家人精心挑选的礼物。
汽车站候车区里,人们或坐或站,有的低头刷手机,有的和家人视频通话,还有的在小憩。李晨霜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拿出手机给家里打电话,“妈,我马上就要出发了!宝宝,想妈妈了没?”
记者了解到,南京公路客运客流总体平稳,预计南京“三站一点”春运旅客发送总量约31万人次。为满足800公里以上超长途道路客运班线旅客的出行需求,南京公路客运站务有限公司今年携手南京长客集团,联合郑州、濮阳等地的运输企业、客运站,首次以“一票制”的售票方式实现分段接驳运输,让远距离出行的旅客便捷返程。
“以往,乘客购买往返车票时需在多个中转站多次购票,‘一票制’推出后,乘客只需购买一张票,可在抵达中转城市后直接乘坐车辆前往目的地。”南京公路客运站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敏说。□ 本报记者 田墨池 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