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让现代生活多些“宁静”
2025-02-17 09:46:00  来源:新华日报  

白天震耳欲聋的装修声、晚上持续不断的广场舞高音、窗外往来车辆的喇叭声……为推动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将打造一批“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宁静小区,全国目前共建设完成“宁静小区”2132个。

小区是人们生活的家园,然而噪声污染问题时常困扰着这片“宁静之地”。宁静小区的建设,不仅呼应人们对安静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更是城市治理迈向精细化、人性化的重要一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度被称为民生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形成因素。比如,噪声来源多种多样,很多噪声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再如,责任划分不明确,噪声污染防治涉及环保、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而各部门的职责存在模糊和交叉地带;此外,对噪声治理尚缺乏有效技术手段……种种因素,使得噪声这个“看不见的污染”问题长期难以根治。

宁静小区建设的意义,更在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对噪声污染问题的重视和治理。从宁静小区确定的基本条件看,既包括明确噪声限值、开展噪声监测等硬性要求,也有更加重视居民体验、注重居民反馈等软性指标。这说明,噪声污染问题防治不仅是技术性的,也要注重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从宁静小区的成功实践看,各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如采用“海绵城市”理念,通过绿化带降噪,或通过社区公约,培养居民文明习惯,等等。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为其他社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人们希望呼吸更清新的空气,也渴望拥有更安静的居住环境。宁静小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噪声污染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一定能够守护好百姓的“耳畔安宁”,真正“还静于民”。□ 魏晓敏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