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未见妈妈了”
“10多天了”
“你给妈妈打电话了吗?”
“没有”
“为什么?”
“我听到妈妈的声音就想哭……”
1月31日,邳州一个寄居在亲戚家的小女孩的话,闻者无不流泪。
她叫刘一诺,今年6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她的爸爸是一名军人,春节也没有回家。
妈妈周继梅是邳州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抗击疫情开展以来分配到医学观察区,与同事一起工作在一线,24小时轮流值班,累了就在值班室休息一下,随时听从医院的工作安排。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女儿,春节前就把她送到了亲戚家。
小一诺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画,这是她写给妈妈的信,“妈妈我想你了!”“妈妈我爱你有zheng个shi jie zheng me多!你neng”(妈妈我爱你有整个世界这么多!你呢)
画上有5个人,还有漂亮的房子、气球,一诺说这是她和亲戚一家人在欢迎妈妈回来。
在徐州,一个名叫王钰捷的10岁小男孩,星光小学四年级学生,也给他的医生爸爸画了一幅特别的画,这幅画是一张奖状,上面写着稚嫩的字迹:“献给爸爸和像他一样的医护人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守护着我们的家乡”, 然后是两排红色的大字“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奖状两侧用红十字装饰,下面画了两个身穿防护服的医生在与侵犯人类肺部的冠状病毒做斗争,防护服上写着“家乡加油”的字样。
王钰捷的爸爸王朋这些天正奋战在矿山医院的发热门诊,因为医院人手紧张,每次上班都是连上30个小时,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连水都不喝。
2月1日下午3点钟回到家门口,他把外套脱下来放在门前的筐里,全身消毒后才进家门。“担心孩子害怕,我没敢跟孩子多说。没想他看了新闻,什么都明白了,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王朋说,儿子的这幅画给了他意外的惊喜,也是他继续奋战的动力。
像刘一诺、王钰捷这样的医护人员子女还有很多。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家长有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时间,然而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来说,却无法照顾到自己的孩子,甚至不得不与孩子分离。
“在网上看到很多医护人员与孩子分离的视频,每一条都让人泪奔。白衣战士在前线‘厮杀’,他们的孩子却缺少关爱。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邳州唯爱公益负责人耿万瑞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形成了一个计划,他打算筹集10000万册图书,作为春天的礼物送给白衣战士的孩子们,并赠送每个孩子一只书包。书包上面文字已经设计好了——“武汉加油,美丽中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耿万瑞相信,书籍一定能够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