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日”。为践和弘扬雷锋精神,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了学雷锋专题活行动,我们海安市海师附小“四季花”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带领学生们一起寻找、致敬那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的“活雷锋”们。
学习雷锋我倡议
向战疫中的“雷锋”学习,争当雷锋式好少年。
我倡议:
宅家的日子,是我们积蓄力量、储备才能的好时机,让我们争当雷锋式好少年,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宅家坚持做到:
听党指挥,服从命令,居家不外出
科学防护,从我做起,病毒不来袭
自主学习,上好网课,求学不停步
强身健体,兴趣广泛,身心不疲惫
关爱家人,承担家务,自理不偷懒
关注时事,讲好故事,传播正能量
“雷锋”事迹我搜寻
同学们通过电视、网络收集了许多抗疫“雷锋”的事迹材料,有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有默默在后方付出的抗疫志愿者
雷锋精神我记录
手抄宣传卡式
同学们制作了抗疫“雷锋”优秀事迹宣传卡,详细记录了抗疫“雷锋”的点滴事迹——
优美文字记录式
不朽的雷锋精神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五7班
王如鹏
你的名字,沐浴着春风,
已成为时代的价值坐标。
你的精神,燃烧着激情,
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题记
阳春三月,大好时光,本应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日子,然而无情的疫情,让我们只能困在家中。
我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新闻,每每看到那些白衣天使身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地工作场面,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面对病魔,他们一往无前,他们逆流而上,他们默默奉献。他们,不就是新时代的雷锋吗?
我也常冥思苦想,在这特殊时期,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前天,我和爸爸回老家给的爷爷奶奶送些菜,我发现村子了好多老人要么戴的是反复使用过的口罩,要么口罩随意戴着,连鼻子都露在外面,还有些老人甚至什么都没有戴。爸爸叹了口气说:“这些留守老人防护意识不强,口罩不戴好,很容易感染啊!”
怎么办呢?有了,我拨通了几个小伙伴的电话,邀请他们和我一起制作防止新型冠状肺炎的宣传画,设计防疫宣传标语。我的倡议很快赢得了大伙儿的支持,瞧,不到半天,“众志成城、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重科学、听官宣、不信谣、不传谣!“”个人防护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一条条标语贴起来了!一幅幅宣传画贴起来了!
午饭时,我和爸爸商量用我的压岁钱想办法买一些口罩,爸爸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跑了几家药店好不容易买来了六十多个口罩,然后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几户留守老人家中。我教他们怎样正确使用口罩,教他们如何自我防护?提醒他们要勤开窗,多通风,勤洗手,多锻炼。爸爸则告诉老人们要相信科学,要注意观看电视,学习防疫知识。要相信有舍小家保大家,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们同病魔斗争,要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拨开云雾见彩虹!看着爷爷奶奶们灿烂的笑容,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我的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甜,我觉得就是一个小雷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雷锋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不断前行!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海师附小六9班的夏紫涵。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抗疫“雷锋”钟南山爷爷的故事:
用多少文字,我才能计算出人间的八十四年,已为一个人的生命堆积起多高的风雨沙石。你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那地方与病毒没有距离,你要去的地方是至爱亲人的远方。睿智的眼睛凝视着,护目镜也挡不住你的锐利之光。一个本该功成身退的院士啊,把这宝贵的时光不惜分秒都给予了陷于疾患的武汉。一个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啊,依然有着强大的力量。因羞于表达,而不敢倾泻。我总不能因表达不尽,而羞于发声;总不能因痕迹太浅,而不尊重自己的良心。愿南山院士寿比南山;愿南山之外,还有南山!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钟南山爷爷学习,学习他身上那种迎难而上、舍己为人、为国献身的精神。这样的人,值得我们铭记一辈子,值得成为我们国民偶像。向钟南山致敬!同学们,让我们以钟南山为榜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