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1 > 战疫“志愿红” > 正文
战疫“志愿红” | 一家三人齐上阵,抗疫一线的“硬核家庭”
2021-08-09 10:21:00  来源:交汇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全家”齐上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最亲密的家人,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不同的岗位上,守护着同一份平安。熊扬清是一名交警,在新扬高速蜀冈收费站疫情防控卡口执勤;妻子施长霞是在西湖镇经发局工作,负责网格内密接人员的排查摸底;女儿熊思思是一名大一学生,在社区做志愿者。他们全家齐上阵,共同坚守在抗疫一线。

熊扬清,扬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执勤的高速卡点是疫情防控前沿,他和同事们24小时值守,按照“严格管控、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总要求,对过往的车辆、人员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守好第一道防线。随着扬州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很多小区都采取了封控管理措施,为了避免大队“非战斗性减员”,熊扬清积极响应扬州市公安局党委要求,主动申请在大队24小时值班备勤,随时待命。8月4日深夜,大队接到指令,需迅速集结8辆铁骑,于5日凌晨5时30分赶赴邗江区各个核酸检测点,为采集的样本快速转运提供交通保障。当天,熊扬清痛风发作,脚肿得跟馒头一样,他毅然报名参加转运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熊扬清说:“舍小家,顾大家。疫情当前,作为一名警察,一名共产党员,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熊扬清的妻子施长霞为西湖镇经发局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外,积极参与到社区核酸检测、密接人员摸排、关怀隔离人员等工作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现了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的靓丽风采。

女儿熊思思是南京财经学院大一学生,暑假在家,父母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深深触动了她,特别是父亲朋友圈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硬核表白深深地触动了她。她申请做一名社区志愿者,不惧风险、吃苦耐劳,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群众核酸检测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与奉献精神。

思思告诉记者:“疫情突发的前几天,我一个人待在家,只要看到朋友圈‘战疫’的信息都提心吊胆,但也无比自豪,因为我的父母亲也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而现在,我也加入其中和他们共同战斗了。”

说起思思去当志愿者,一开始母亲施长霞有些担忧,劝导女儿:“你还小,还是个孩子,你待在家里就好,别出去当志愿者。”

“我已经十八岁,也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要去参与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你就让我去吧!”

“你准备一下,学习掌握一些安全防护,明天我带你去社区报名。”爸爸的硬核表态,思思兴奋地一夜睡不着觉。

核对录入信息、维持现场秩序……参与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者工作,熊思思经常早上不到八点到采样点,干到下午四点来钟才能回家休息,全程几乎没有时间吃饭、喝水,甚至上厕所。一次母亲施长霞参加思思所在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母女俩擦肩而过,没有言语交流,但坚定的眼神告诉对方,“一起加油!”

“抗疫志愿者的工作真的很累,但是能帮助别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虽然短短几天,我感觉思思长大了。”施长霞欣慰地说。电话里,熊扬清也不时地鼓励女儿,“在这个特殊时期冲锋在防疫一线,这样的经历和付出你将受益终身。”熊扬清他们全家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守护了更多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最美逆行”,成为“抗疫”中的“硬核家庭”。通讯员 祝隽 申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