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全国劳模是怎样炼成的?探寻荣誉背后的奋斗故事
2020-12-11 11:23:00  来源:南京日报  

疫情暴发,他带领的团队驰援武汉,收治93名重症病人;疫情期间,她夜以继日赶制防护服,为抗疫勇士们添衣添防;他从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维修工,成长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他在农村广袤的大地上,“解锁”种田新方式……他们是新当选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昨天在京接受表彰。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付出?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抗疫逆行者于成功:疫情歼灭战中,没有一个医护人员会退缩

昨天,在受表彰的队伍当中,有部分是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贡献的代表,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于成功是其中一员。今年元宵节晚上,鼓楼医院接到支援武汉疫情救治紧急任务,于成功主动请缨,并组织团队名单,短短1小时,鼓楼医院第二批56人队伍火速集结,并于2月9日晚抵达武汉。于成功作为江苏援武汉医疗队南京一队132名医护人员的领队,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个重症病区。2月10日晚上,这支队伍已经开始执行任务,彻夜未眠,连夜收治了44名重症患者。

作为团队“指挥官”,于成功及其团队成员紧盯每个患者病情变化,疑难病例讨论常常夜里两三点钟还在进行。“救治重症患者就是打仗,错过病情变化就是贻误战机,我们要随时捕捉战场上每一个信号。”于成功说,在疫情歼灭战中,没有一个医护人员会退缩,没有一个生命会成为孤岛。在武汉的52天,于成功带领团队共收治93名重症病人,圆满完成救治任务。于成功说:“荣誉代表过去,回来后要脚踏实地重新出发,守护生命健康。”

缝制车间主任谢秀荣: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同样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的谢秀荣,来自南京际华五三零二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今年42岁的她19岁便来到这里做缝纫工,如今是缝制车间主任。“我们平时主要做军装,同时也承担其他生产任务,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立即生产救灾帐篷;国庆70周年大阅兵,我们赶制阅兵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立马复工加工防护服。”谢秀荣告诉记者,“总之,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1月30日,集团公司接到防护服的生产任务。谢秀荣得知后,第一时间联合车间生产骨干向公司递交了防护服生产请战书:“我们申请早日到机台上,早日制作防护服,早日给英勇的抗疫勇士们添衣添防……”之后,谢秀荣每天坚守在生产岗位上,从早上7点到公司,上完白班,又继续安排好夜班工作才离开,回到家一般都是次日凌晨了。谢秀荣回想:“那段时间确实忙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很欣慰,因为这是本职工作,更是责任使然。作为产业工人,我们在这场防疫战斗中没有缺席,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电信发明家”杨春泽:投身创业创新,劳模师傅带出劳模徒弟

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的杨春泽是有名的“电信发明家”,他个人获得13项国家专利和多项创新成果,他所有专利都“看得见摸得着”,转化为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使用,并将所有专利产品都无偿奉献给所在企业,累计产生了近8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2011年,杨春泽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他作为牵头人带领团队进行研发创新。目前工作室已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产生多项互联网创新和岗位创新的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累计产生近1.5亿元的经济效益。杨春泽认为,创新需要集思广益,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工作室把公司内有创新爱好的职工都吸纳进来,形成无边界的团队发展模式。团队当中不少人都成为技术骨干,团队成员陈思前年当选市劳模。

产业工人余伟伟:从维修工成长为技术创新骨干

39岁的余伟伟,2008年加入长安马自达公司,在涂装车间做设备维护工。涂装车间的工作环境非常闷热,夏季最高温时能达到40℃—50℃,而余伟伟在这个车间却数年如一日,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和他一起进入车间的有10余名80后,不少人选择了离开,但他坚持了下来。

余伟伟除了能吃苦,还爱钻研,他经常对设备、操作程序等进行改装或创新。他发现涂装生产线的烘炉存在浪费现象,“能不能重新设计一种程序,让烘炉自动感应,一旦流水线上没有汽车进入,就立刻停止工作?”余伟伟翻阅资料,请教老师,反复试验。经过一个月时间,余伟伟的新程序终于“出炉”。这项“小发明”,使烘炉消耗的天然气和电能大大减少,一年为公司节省10多万元开支。余伟伟还对涂装车间的喷房合理化开启作了改善和调整。这项改进为公司带来了每年节电100万度、天然气780立方米的巨大“福利”。

技术创新没有尽头。10多年间,余伟伟从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维修工,变成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先后获得“年度最美汽车人”、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当选为全国劳模。

新型职业农民朱春华:在希望的田野上,“解锁”种田新方式

49岁的种粮大户朱春华是受表彰者中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来自六合区钱仓社区,承包了1200多亩土地。朱春华种地,不仅自己订阅专业报纸,还在街道的支持下参加各种培训,又在政府的补贴下,购买了很多新型农机设备。

在进行机械化、科学化耕种的同时,朱春华还积极探索创新水稻种植新模式——稻鸭共作技术。将鸭子散养在稻田里,鸭子在水田中觅食吃虫,来回穿梭,可以将水稻叶子上的虫卵抖下来,减少病虫害发生。所以,水稻既不用施肥,也不用打农药。

朱春华告诉记者,去年稻鸭合计产值2125.6元/亩,直接经济效益1187元/亩,是常规水稻生产的2倍左右。科学种田让朱春华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而他也更加乐于尝试新技术。仅去年,朱春华的农场作为农业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就累计推广7项新技术,使得周边种植户的水稻产量由过去亩产550公斤提高到接近700公斤。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