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的三名学生,各自存在哪些交通违法行为?”“骑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最低年龄要求是多少?”随着交警邓钧的提问,台下数百名小学生踊跃举起右手。
3月31日下午,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暨“童声护航·畅行金陵”启动仪式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举行,热闹氛围中,一颗颗交通安全的种子也种进了少年儿童的心中。
看身边事,铭记安全叮咛
“文明出行好少年,遵守交规最安全”,活动一开始,由AI协助制作的哪吒形象跃入屏幕,从脚踩风火轮的“超速”调皮娃,到“骑车要戴安全盔”的“碎嘴子”,引得台下学生兴奋讨论。
在现场,交警七大队事故中队民警邓钧当起了老师,台下是来自全市10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邓钧特意挑选了多起不同类型的涉中小学生交通事故案例,从规避视野盲区到守法依规出行等多角度授课,为了吸引小观众们的注意力,“课堂”互动十分踊跃。
“没戴头盔!”“他骑反道!”记者在现场看到,面对大屏幕上的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画面,多数小观众抢着“答题”,而且对基本交通法规颇为熟稔。“对孩子来说,学习交通法规、培养安全意识的最终成效,其实就是注重‘看见我’和‘我看见’,即远离盲区、不乱跑、不分心、注意观察。”警官主持人陈墨函说,“例如最常见的汽车盲区问题,小孩子无论原地玩耍还是走路、跑动,都要养成一个意识,即‘防止别人看不见我’。”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数百名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常识,提升了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学身边人,引领少年榜样
活动现场,100多名身穿“警服”、头戴“交警帽”的小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刚刚完成换届仪式的新一届南京少年交警队队员,分别来自琅琊路小学、拉萨路小学、北京东路小学、长江路小学、龙江小学、新城小学北校区、乐山路小学、雨花外国语小学、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和方山外国语学校等10所学校,孩子们走上舞台,整齐划一的交通手势操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童心向未来、传承再出发,如今,这支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组建的南京少年交警队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覆盖南京9个行政区、扩充至16个大队、包含小交警800余人,预备队员千余人。他们充分发挥文明交通“排头兵”的作用、持续为安全出行发出清亮童声。
作为“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批“小小荧光绿”们还将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遵守交通法规,传播文明出行理念。
赏身边景,共创文明风尚
每天早上,一支由民警、辅警和教职工、家长以及少年交警队等志愿者组成的“警校家”联盟都会准时出现在校园门口,开展学生出行引导和秩序维护工作,同时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逆行等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提醒。
由南京交警与新城小学北校区师生编演的情景剧《斑马线上》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景,一抹荧光绿、一片志愿红、一声“交给我”,脉脉温情令人动容;在南京交警自编自导的情景讲述《细微见大爱》中,“自律、包容、礼让、文明”的现代文明理念,则通过交警、学校和家长之间高效沟通合作展现出来,也体现了南京交警为民服务的理念。
近年来,为了维护校门口交通秩序、聚焦学生家长接送学难题、守护青少年的上学路,南京交警开展“一校一策”治理策略,除了校门口的护学队伍外,交管部门还开通了定制公交“通学线”,同时综合采取路面“小微改造”、交通组织优化、信号配时保障、挖潜路外停车空间等精细治理措施,优化接送学交通秩序。
知危险,会避险,爱生命,护未来。接下来,南京交警还将不断创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全力提升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效能,帮助中小学生群体将安全意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共同营造畅安有序、文明有礼的交通环境。(通讯员 宁宫新 宁交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