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篮球撞击地面的清脆声响与观众的阵阵欢呼交织,当竞技体育的热血与基层文化的温情碰撞,9月26日晚,一场以“文化服务基层”为核心、以“校地共建+文体融合”为特色的首届“溧BA”街镇篮球赛比赛,在溧水区石湫街道辉煌路1号篮球场热力启幕,大美石湫队在此主场迎战水韵和凤队。作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之一,这场赛事打破了体育活动的单一边界,将文艺演出、便民服务、农文旅展示深度融入赛事全程,让“溧BA”成为石湫街道服务基层群众、传递文明新风的生动载体。
比赛正式开场前,“茉莉花开·艺润溧水”文化惠民演出率先登场,这场由石湫街道与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联合打造的演出,以青春力量为基层文化注入鲜活气息。演出在刚柔并济的武术表演《太极琴侠》中拉开帷幕,13名大学生表演者动作行云流水,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青年学子的朝气完美融合;紧接着,活力四射的啦啦操《oh》登场,12名学子用整齐划一的动作、灿烂明媚的笑容,传递出蓬勃的青春能量,瞬间点燃现场氛围;最后,一曲深情悠扬的《阳光路上》缓缓唱响,歌声里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紧张的赛事铺垫出温暖底色。掌声与喝彩声中,基层文化的活力被尽情释放。
篮球场上,竞技的激情与文化的温度同步升温。球员们每一次运球突破、每一次默契传球、每一次精准投篮,都凝聚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落后时咬牙坚持、得分后击掌庆祝的画面,不仅是体育实力的展现,更成为向基层群众传递正能量的生动教材。观众席上,观众自发组成的“啦啦队”挥舞道具呐喊助威,孩子们跟着赛事节奏拍手欢呼,老人们一边观赛一边交流家常,成为最美的风景线。
赛事间歇,文化的热浪并未停歇。第二节中场休息时分,动感十足的舞蹈《Drama》与经典歌曲《日不落》接连上演,大学生们用充满张力的舞步和阳光的演唱,将赛场气氛再次推向高潮;紧随其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围绕文明常识与赛事知识展开,观众们踊跃参与,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至第三节中场休息,一曲《我的未来式》以昂扬的旋律唱出对未来的自信与憧憬。
赛场外围,“文化服务延伸区”的设置,让“赛事+文化+服务”的融合模式落到实处,成为石湫街道服务基层的亮眼注脚。在“文明加油站”便民服务区,石湫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忙着为群众提供中医问诊、养生指导,耐心解答老人们的健康疑问;石湫派出所的志愿者手持宣传单,结合真实案例讲解反诈知识与文明养犬规范,用通俗语言帮群众筑牢安全防线;“扫黄打非”宣传区里,志愿者发放“绿书签”、展示主题海报,倡导健康文化环境。
农文旅展区同样热闹,5个摊位对接南京玫瑰园、芊芊杨梅园、溧安农场等本土农业主体,特色农副产品、文创产品整齐摆放;潮玩夜市区的12个美食摊位香气扑鼻,石湫特色小吃让观赛群众在看球之余品尝家乡味道,浓浓的“烟火气”里满是基层生活的幸福感。“以前看球赛就是看个热闹,现在在家门口不仅能看比赛,还能学健康知识、买本地特产,连孩子都能跟着学文明常识,这样的活动太贴心了!”带着孩子观赛的张女士感慨道,一句话道出了石湫街道“文化服务基层”的初心。
此次石湫街道“溧BA”专场,以“赛事为桥、文化为魂、服务为基”为创新理念,在保障篮球赛专业开展的同时,通过校地共建丰富文艺供给、以多元服务延伸文化价值、用农文旅展示激活本土特色,成功打造出“观赛+文艺+便民+农文旅”的沉浸式基层文化体验。未来,石湫街道将继续以“溧BA”为起点,让基层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为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通讯员 沈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