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上好“劳动”这堂必修课
2022-06-23 09:03:00  来源:新华日报  

6月下旬,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文明办以“劳动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为主题,联合组织开展徐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系列实践活动。10月31日之前,徐州各地各校将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小学生将围绕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新技术体验与应用3个主题,以图文、视频形式展示劳动成果、分享劳动感悟,积极参与劳动技能大赛。

“根据近日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今年秋季开学后,劳动课将成为徐州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启龙介绍。

劳动教育在徐州早已成为一门“必修课”。2016年,徐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曾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把劳动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因素。近年来,徐州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新路径,健全劳动教育协同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许多学校根据学段设定多样化劳动主题,在实践育人方面不断探索。

发挥优势

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端午前夕,徐州市煤港路小学校园内飘出阵阵粽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包粽子,粽叶飘香,线绳舞动,包得又巧又快。

“让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能够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对其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徐州市煤港路小学校长蒋蕾介绍,包好的粽子由同学们自己煮熟,送给每天在岗位上辛勤劳动的保安师傅和环卫工人,一同分享劳动的快乐。

根据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该市要求劳动课程实施后,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课程设置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块共10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不同学段的若干具体项目组成,各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这与徐州许多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不谋而合。

位于贾汪区的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充分挖掘徐州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等资源,开发特色社团劳动课程,根据学段开展剪纸、陶艺、香包制作等劳动教育特色社团课程。学校劳动教育研究室专题研究,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贾汪境内的大洞山、潘安湖湿地公园、凤鸣海等景点均成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重要地点。

在徐州市风化街中心小学,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学校在学科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节假日和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以劳动价值观及劳动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特色活动课程。”校长张薇介绍,该校分学段开展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包括农耕养殖、家务整理、美食烹饪等9大板块,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劳动课程标准的出台很及时,给基础教育开展劳动课程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陈鹏认为,新标准明确了劳动教育的任务菜单、评价方式和结果要求,引导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更好落地,成为“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

注重实践

劳动教育融入社会“课堂”

近年来,徐州为全面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任务,加大力度建设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去年以来,多家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投入使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

连日来,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负责人杨倩正忙着准备一系列新的劳动教育课程,迎接暑假来基地参观学习的学生。

“基地树立以‘生活为源、生命为本、生长为真’的‘三生’教育理念,打造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特色课程。”杨倩介绍,“传承·践行”课程中,学生通过了解徐州“国字号”非遗项目,制作香包、剪纸,参加小暑晒衣物、大暑煮伏茶等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生活、劳动实践融会贯通;“科技·未来”课程突出“科技+”劳动教育特色,学生通过3D打印技术、探客工坊等项目活动,感受现代科技力量;“生命·成长”课程中,学生体验无土栽培,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学习饮食营养搭配,认识生命、勇于探索、收获成长。

临近暑假,徐工机械规划开展“未来科学家”工业研学游活动。“徐州是工程机械之都,我们计划在暑假邀请学生参观徐工智能化生产车间,在动手实践中了解滑轮、液压等物理原理,感受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的魅力。”徐工机械品牌与文化发展部部长张丽娜介绍。

去年,徐工机械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11位技能大咖、工匠劳模走进徐州多所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述由产品认知、机械原理、工匠精神等内容组成的劳动教育课程,将制造强国的梦想深植于青少年心中。此次徐工研学夏令营活动将再次邀请去年学习过徐工劳动教育课程的同学,探索青少年劳动教育向社会延伸。

家校共育

让“劳动育人”全面覆盖学生生活

劳动教育课程能否落地生根,家庭配合至关重要。劳动课程标准出台后,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激励其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好青年。

“劳动教育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能让孩子学会责任担当、感恩父母辛劳。”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教师王银娣探究劳动教育多年,认为家庭对劳动育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晚上回家后,徐州市大马路小学二(1)班学生罗佳睿在母亲指导下,熟练地从冰箱里拿出食材,清洗后去皮、切块。精心烹制后,他将红烧茄子和青椒土豆丝端上桌。饭后,父母对他当天的表现进行点评,详细指出进步和不足之处。这是徐州市大马路小学坚持通过家校共育,让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

徐州市大庙小学分学段开设“生活+”劳作体验场课程:一二年级设置“种子·生命”课程,三四年级设置“义工·生活”课程,五六年级设置“地摊·经济”课程。学生与家长在丰富的生活场景中,一起参与劳动,感受劳动乐趣。

近年来,徐州市将劳动实践作为家校共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彭城好爸妈”等线上平台发布丰富的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让家长准确了解劳动育人的内涵和实施方式,在劳动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与孩子共同成长。

“劳动新课标的发布,为学校‘劳动育人’提供了遵循。”吴启龙表示,以新课标为导向,徐州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将尽快研究如何上好“劳动”这堂必修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报记者 张耀文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