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她就像我的女儿一样贴心”
2020-12-25 10:48:00  来源:江海晚报  

张萍正在照顾老人。

23日上午,一名卧床3年多、“哑”了一年多的近百岁老人,突然间挂着泪花对前来探望她的人喃喃吐出“我想你”“谢谢来看我”几个字来,令在场的护工李女士惊诧不已。探望者激动得双眼噙满泪水,欣慰地笑了。

老人叫单连珍,今年96岁,已瘫痪3年,大小便失禁,在仁杏常青乐龄护理院靠最高等级的护理度日;探望者叫张萍,家住文峰街道红星社区,是一位76岁的退休老人。她们既不是亲戚也不是邻居,是一个“善”字把她们连在了一起。

张萍住在新建路新村时,就经常关爱周边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单连珍就是其中一个。那时单连珍的腿脚还能挪动,张萍几乎每天都要去为她洗衣、擦地、择菜,陪她聊天,叮嘱老人按时按量服药。有时还亲自把药喂到老人嘴里。

后来,张萍搬到了万濠星城。当她再去新建路找单连珍老人时,门上已是一把锁。于是,她找遍周边所有的养老机构,终于在今年11月联系上了老人所在的护理院。可是再次见到老人时,躺在病床上的她已认不得人,而且成了一个“哑巴”。据护工回忆,老人已经一年多不会说话了,见谁都不说一个字。

张萍三天两头往护理院跑,带上牛奶、面包和水果等。在病房里,她给老人擦嘴洗脸、喂水喂饭、拿捏筋络,还拉着老人手一遍又一遍地呼唤“阿姨,我是张萍”“阿姨,我来看你了”,可是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老人能“哦,哦,哦……”起来。再后来,奇迹出现了,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张萍感慨地说:“不是老人不会说话了,而是平时缺少人和她交流。”

张萍对孤寡老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她深情地告诉记者,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子女承欢膝下、赡养尽孝,没有老伴陪伴左右、共享天伦;他们往往还受着疾病的折磨,身心俱疲。只有社会大众献出慈爱之心,才能让风烛残年的他们不至于饱受孤独的困扰。张萍经常到敬老院和老人交流谈心,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还把自己的手机当作亲情电话,让老人与远在他乡的亲朋通话、聊天,电话里的“千里传音”让老人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家庭的温馨。

张萍至今还同时悉心关爱着三名孤寡老人。年届九旬的刘亚瑞怎么也没想到,竟会在老年公寓结识一个“女儿”。那是2018年,张萍去天润老年公寓看望一个亲戚,同住一室的便是刘亚瑞。闲聊中张萍了解到,刘亚瑞老伴已离世多年,其本人患有高血压、帕金森等多种疾病,常常感到很孤独。打那以后,张萍就常抽空去看望刘亚瑞老人。老人想要一本日历,偶尔查查日子。张萍每年都要送上一本精美的日历。刘亚瑞老人逢人便说:“张萍就像我的女儿一样贴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身体机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由此造成的心理落差,让部分老人变得抑郁,甚至暴躁、易怒。有一次,张萍协助护工给臀部患褥疮的刘亚瑞老人做翻身动作,老人竟然大喊大叫“又打人啦”。张萍耐心劝导,终于使老人安静下来。张萍说,人老了就像小孩一样,但照顾老人又跟照顾小孩不一样,对待老人要适当迁就,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只要老人们开心,自己啥都愿意。

记者了解到,张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公是某事业单位的退休工程师,两个女儿女婿都是事业有成的知识分子。全家都很支持她的爱心行动。“老公说,做点善事,有利健康。女儿说,我妈像个‘领导’,今天看望这个、明天慰问那个,忙得很充实。”张萍表示,只要身体允许,自己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本报通讯员张家如 本报记者俞慧娟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