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通市住建局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奋进现代化 跑赢新赛程”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做到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悟思想与开新局相融合,打造“安心住·匠心建”的党建服务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上
4月中旬,为响应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住建局“第一书记”担当履职,聚焦“支部建设强、服务大局优”的工作目标,认领职责范围内的“书记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为民办实事活动。
4月29日,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开亮带领安置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来到崇川区红星嘉苑安置小区,对小区群众安置后的生活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市委市政府对老小区加装电梯高度重视,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定下加装多层住宅50台电梯的目标。5月24日,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南通市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试行)》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住宅楼为七层及七层以上20万元/台、六层18万元/台、五层16万元/台、四层14万元/台,地下室、地面以上非住宅及阁楼不纳入楼层数计算。
6月4日上午,全市又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市住建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解答居民加装电梯如何申请补贴、如何保障安全等问题。截至目前,崇川区已发放加装电梯规划许可18台,9台已经完工投入运行,9台在施工中。市住建局将全力以赴、抓紧落实,支持服务多层住宅居民自愿互助加装电梯。
融合党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
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是南通市未来“十四五”期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精致提升工程、海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启东市吕四港小城镇建设、南通市滨河美丽宜居街区建设等项目都已取得显著成效。
市住建局以“党建+城市更新”开展群众工作。按照“群众自愿”的首要原则及征询片区居民支持率达到95%以上的项目启动基础上,成立片区城市更新临时党委,以“1+10+N”的模式,构成1个项目临时党委为核心,10个责任临时党支部为基础,N个党小组为支撑的多层次、全覆盖组织体系,形成了“临时党委建在项目上、临时党支部建在责任区里、党小组建在楼幢中”的组织机构,引导居民树立“共建、共享、共同缔造”理念。
2020年崇川区实施了中远小区、易家桥新村东南片、虹桥北村片等1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共改造住宅楼272幢,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优选10个规模较大、便于封闭且能落实长效管理的小区作为市区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2021年,根据《崇川区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市住建局准备实施5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中78个项目(48个小区)已列入国家改造计划和省民生实事老小区改造项目。
学史力行,打造美丽田园乡村
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建成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6个,另有24个乡村和1个示范区正在培育……市住建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打造“安心住·匠心建”的党建服务品牌相结合,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组织发动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机构近百名工程师下乡,为排查整治农房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撑,以贯通党史学习教育“学、思、行”为牵引,倾力实施全市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技术支持、行业指导,为乡村振兴贡献住建的专业智慧和房鉴技术力量。
市住建局加强对各县(市、区)民用绿色建筑建设的指导,加强《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的贯彻执行。要求各地区加强对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方案审查,确保新建民用建筑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被列为南通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和2021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6月3日下午,全市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现场观摩会在通州湾召开,共同学习借鉴通州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王开亮表示,接下来该局将发挥牵头作用,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节点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
(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