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让生命发出最后一束光
南通市共有25960人登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2022-06-22 07:26:00  来源:江海晚报  

17日,通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致电东社镇杨港村七旬老人张玉洁的侄女张启艳,再次向老人家属和捐献者表达了慰问和敬意。就在本月7日,在通州区红十字会、南通大学医学院工作人员和亲友的见证下,张玉洁老人完成了遗体捐献,成为通州区第4例、南通市第52例遗体捐献者。她的遗体被送往南通大学医学院,成为该医学院第52位“大体老师”,用于医学教学。

化无用为有用是捐献者的初衷

张玉洁享年70岁,6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她一直没有成家,也没有子女。去世前3个月,老人的生活起居多由侄女张启艳照顾。“姑姑生前一直跟我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她没办法安享晚年。把遗体捐献出去是她能作出的最后回报。2019年4月我陪姑姑到通州区红十字会填写了《无偿捐献遗体志愿申请书》。”张启艳介绍,老人少时受过教育,平时也看新闻、读报纸,所以思想开明。

张启艳透露,原先他们不知道捐献者的名字会被刻在南通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墙上,就想着把姑姑的照片放在爷爷奶奶的墓碑旁。“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悼念平台,我打算每年清明节都给姑姑送一束鲜花。我们打心眼里为有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姑姑而感到自豪。”

今年1月25日,家住通州区金沙镇的项红也来到区红十字会,提交了《无偿捐献遗体志愿申请书》。“老公、妹妹,包括我儿子都很支持我。”项红有这样的想法,是受一个同学的影响。“这个同学患病需要做肝移植手术,但是肝源有限,需要排期,跟我闲聊时就感慨,现在国家的器官捐献数还很少。我就觉得,人去世了到殡仪馆也是一把火烧了,倒不如把有用的器官留给需要的人,或者把遗体留给医学院的孩子们学习解剖,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培养医生。”

化无用为有用,是每个遗体捐献者的初衷。

他们的名字都被刻在纪念墙上

“人体器官捐献必须严格遵循自愿原则,充分尊重捐献者及家属的意见。”通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董卫彬介绍,2010年我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2011年通州区同步跟进,截至目前,共有41人到区红十字会完成线下申请登记,2963人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完成线上登记,其中4人实现遗体捐献。

记者从南通市红十字会获悉,目前,南通市共有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25960人,成功实现遗体捐献52人、器官捐献42人。2021年,全市新增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8674人,实现遗体捐献12例、器官捐献21例、眼角膜捐献12例,捐献数创历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过程中,董卫彬再三强调,线上登记的志愿捐献者必须经过线下确认,才有可能最终实现捐献。“实现捐献需要直系亲属的签字及家人的认可,所以每个前来咨询的志愿捐献者,我都会叮嘱他与家人充分沟通,只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捐献者的心愿。”董卫彬说。

为了感谢捐献者无私而伟大的付出,所有捐献者的名字都被敬刻在位于南通东华塔陵园的南通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墙上,每年清明之际,市、区红十字会会专门组织家属前往祭奠、缅怀故人。

通州区红十字会副会长陈建芳表示,为扩大人体器官捐献的知晓度与认可度,区红十字会在每年的“3·5学雷锋日”“5·8世界红十字日”“6·11中国器官捐献日”“6·14世界献血者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志愿者开展广泛宣传,并在各医院ICU门口、导医台、急诊大厅及乡镇村居办事大厅、学校等放置宣传折页、展板和登记二维码等,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呼吁更多人关注并参与“三献”。

“大体老师”是医学生无言的良师

从捐献者去世到真正为医学解剖所用,需要两年左右时间。南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主任张新化介绍,医学院接收大体老师后需先进行皮肤净化和防腐处理,再浸泡于防腐液中,经过制作后才能为学生所用。

“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他们让学生能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对医学生来说,他们是无言的良师,是感知生命的领路人。目前,医学院共有52位大体老师。在医学院,解剖学是每个学生入学后的必修课,除了解剖理论的学习,解剖操作对于医学生了解人体结构非常重要,“皮肤怎么切,神经怎么分离,刀怎么拿,这些技能的培养必须实际操作。”

每个师生都对大体老师抱着非常敬畏的心情。特别是在教学前,老师会首先强调捐献的遗体来之不易,由于数量不是很多,大家要格外珍惜,并且不能拍照、不能嬉戏,然后带领学生一同对大体老师敬献鲜花、集体默哀,表达敬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他们医学知识的汲取,都建立在‘大体老师’默默奉献的基础上,要懂得感恩、敬畏生命。”

结束使命后,大体老师的部分器官会被做成瓶装标本,供学生后续使用,其余部分会送到殡仪馆火化处理,骨灰集中树葬或水葬。“每年清明节,学校也会组织师生前往南通东华塔陵园集体悼念大体老师。”张新化表示,医生的初心和使命是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只有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拥有高尚的医德品质。因此,除了用于医学人才技能的培养,利用大体老师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

由于遗体捐献的接收数量有限,相对于医学院的临床教学来说,并不能满足需求。张新化呼吁更多爱心人士放下思想包袱,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延续下去。

(记者徐爱银)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