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连云港 > 正文
江苏连云港:民族“一家亲” 共植“团结林”
2021-03-22 15:33: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近日,来自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的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等近10个民族的师生到云台山景区朝阳林场义务植树。一棵棵小树苗自信、优雅地竖立在云台山上,汇聚成见证各民族同胞友谊的“民族团结林”。

“爷爷,我今天种了5棵树!”

云台山景区朝阳林场场长赵庆祝给师生们讲解种植树苗的要点、填土深度、浇水要求等技术,赵场长特别提到,年满十一岁的中国公民,每人每年都有植树的义务。“全民义务植树”的决议通过整整40年。40年间,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是朝阳林场一年里最热闹和繁忙的季节。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群来到朝阳林场,栽下希望的树苗。朝阳林场就像一位慈爱、安详的母亲,经年累月地奉献着她的青春,为自然,为人们,馈赠她的绿色和氧气。

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西日娜依老师带着她5岁的女儿跟大家一起植树,成为最耀眼的小明星。小朋友一丝不苟地扶着树苗,小心翼翼地给小树浇水,忙前忙后,累得满头大汗。赵场长慈祥地看着孩子,心里激动不已,第三代育林人、护林人加入了义务植树的队伍,他俯下身问这个满脸稚气的小女孩:“植树累不累呀?”孩子有点害羞地回答:“有一点儿累。”随即,孩子大声说:“爷爷,我今天种了5棵树!”充满了得意。

“您栽的树会成为参天大树,您教的学生,会成为栋梁之才。”

“把泥扒开一点,好了,好了!注意,树苗不是栽得越深越好。”林地上传来一句带着浓厚新疆口音的话。为了让新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更高效地学习,新疆教育厅委派了三位不同民族的老师来到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协助各民族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帕尔哈提老师便是其中一位。教数学的帕尔哈提老师俨然成为了一名种树专家,跑前跑后指导师生们科学地种下每一个树苗。

帕尔哈提老师介绍说,他2018年来到连云港工作,在他的家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每年春、秋两季,有两次植树活动,每个人都必须栽种一定数量的树木。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不仅如此,他还在工作之余,主动去“探望”那些他亲手种下的树,所以他对树木的栽种技术、生长特点有着相当专业的知识。

“我们在家乡种树的时候,有许多援疆党员、干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和我们一起植树造林。”帕尔哈提动情地说,“新疆的美丽和繁荣,离不开我们内地同胞的努力和奉献。”帕尔哈提嘴里说着,脚下走着,查看学生们栽下的每一棵树苗。

“帕老师,您也在为连云港做贡献呦!要不了多久,您栽的树会成为参天大树,您教的学生,会成为栋梁之才。”帕尔哈提开心地大笑起来,额头的汗水,融化在清澈的笑容里。

“等我毕业,看它长得有没有我高!”

“爷爷,这个树苗,要多久才能长大呀!”家在新疆塔城地区的斯木巴提问林场的工人。

“长到你这么高,要3年。”赵场长指着一棵约四五米高的赤松说,“长到这么高要7年。”

“那时候我们就毕业啦,看不到小树长大的样子了。”另一名同学说。

“如果我们留在连云港工作,可以回来看它呀。”

“我要回新疆,建设家乡。”

围在一起干活的几位同学这样聊着,憧憬着未来。

“同学们,到这边拍照啦!”负责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民族事务的吴仕军老师喊道。当同学们从劳动的喜悦中平静下来,漫山遍野已经植满了树苗。据朝阳林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义务植树活动,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所有师生共栽下侧柏和赤松300余棵。

“我要给小树苗拍个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催促声中,斯木巴提给她种下的树苗都拍了照。

“等我毕业的时候,我要回来看看,看它长得有没有我高!”整个山林,回荡着笑声。

挖塘、扶苗、培土、浇水,学生们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喜悦,同时,一棵棵茁壮的小树苗组成漫山的民族之林,就像56个民族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