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近年来,海州区找准实际推动的具体办法,充分运用“婚俗改革”宣讲、签署“婚事简办建议书”、积分兑换、冥币换鲜花等“小举措”,创新用好村规民约等手段,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等活动。
“小仪式”让“红事”更简约
“自觉抵制天价彩礼、豪华车队、婚宴大办等不良婚俗,减轻自己与父母的负担……”近日,在海州区婚姻登记处,4对新人携手在庄严的国徽下,共同宣读了《婚俗改革倡议书》,并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告别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婚俗陋习,争做婚俗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
“小仪式”构建“大文明”。近年来,海州区深化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在婚姻登记处,宣传、民政部门鼓励新人登记时签署“婚事简办建议书”,在“移风易俗签名墙”签名合影留念赠送“新婚纪念礼盒”作为新婚纪念。打造月牙岛“爱情公园”、新坝镇沙杭新苑婚俗改革乡村示范点,结合七夕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户外集体颁证仪式”“户外集体婚礼仪式”,让新人在神圣的仪式感中感悟婚姻的真谛,引导新人树立新观念、摒弃旧习俗。邀请文明家庭、金婚老人、模范好人、法律顾问为新人开展“婚俗改革”宣讲、婚姻家庭辅导、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等活动,实现移风易俗“样板升级”。
“小花束”让“白事”更文明
“您好,我是乡风文明倡导志愿者,您可以用纸钱免费换鲜花,鲜花更加环保,建议您文明祭扫,我给您换一束吧。”2023年冬至期间,在青龙山公墓入口处,10多名志愿者正在提醒携带香纸冥币的市民兑换鲜花,并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
据悉,海州区宣传、民政部门紧扣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青龙山公墓开展“冥币换鲜花”活动,并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点”,免费为祭祀群众提供抹布、雨伞、可降解垃圾袋、焚烧桶等便民用品和墓位查询、简易医疗、水葬安葬服务,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文明祭祀、绿色祭扫新观念,也减轻了生态环境污染,降低了森林火险隐患。此外,还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适时开通互联网平台,开设“网上祭扫、代客祭扫”模块、提供网络祭扫服务,满足市民多元化祭扫需求,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现代文明祭扫。
“小积分”让移风易俗更润
在海州区洪门街道洪门村“移风易俗积分制兑换超市”,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牙膏、纸巾、杯子等各类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明码标价,墙上张贴着积分兑换标准。
“每参加一次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就能获得积分,这个季度我获得了62个积分,刚去兑换了牙膏。”今年67岁的村民谢光彩开心地说。近年来,海州区以洪门村、前进村、黄圩村等村庄为试点,在乡村治理中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将红白喜事简办、志愿服务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积分管理,制定积分制考核、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等奖惩细则,通过开设“积分超市”方式,开展兑换和分享活动,激发了村民自觉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不断破除陈规陋习,营造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如今,用积分兑换礼品,已经成为村民们的日常。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推动移风易俗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海州区将不断凝心聚力,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以移风易俗作为农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更多深入人心的移风易俗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文明建设,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以文明“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环境”。(魏吉珂 徐欢 孙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