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正文
全国劳模仇爱清:捐巨资播大爱 建“红馆”传薪火
2024-01-11 14:13:00  来源:盐城晚报  

与往年不大一样的是,今年元旦,来到市区建军东路上新四军纪念馆参观的人特别多。馆前广场显眼位置,市相关部门推出一组展位中,有一位身着迷彩服的中年人正在“摆摊”。只不过是,他的这个摊子与众不同,上面摆放的都是记载着盐城红色历史的相关物件,他也“只讲不卖”。这位中年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十大爱心人物”“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最美拥军人物”仇爱清。

“这是我红色文化教育陈列馆藏品中的一小部分。”20多天前,这位仇宽水产品合作社社长、亭湖区先锋街道东河村民兵营教导员的拥军事迹报告会就在新四军纪念馆举办,他讲述了40年来的拥军经历,以及创建“盐城市爱清红色文化教育陈列馆”(简称“红馆”)的故事,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劳模小档案

仇爱清,1964年生,1982年开始拥军,1998年下岗创业,先后帮助2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2006年获评“感动盐城人物”,2007年创办了全市首家“拥军市场”。2012年被评为“中国好人”,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此外,他还获得过“全国十大爱心人物”“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最美拥军人物”等称号。

矢志拥军四十载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说起仇爱清,盐城人几乎家喻户晓。早在40年前尚未建市时,他就开始拥军。几十年来,他的事迹在口口相传和媒体的持续报道中流传甚广。

“那时候我才18岁。”说起自己拥军的缘由,仇爱清告诉记者,16岁那年深秋的一个晚上,从小在新洋港河畔长大的他划着小船打鱼时被狂风掀翻,一位刚退伍回来的解放军战士发现并救了他。“是军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1982年,当他有了工作有能力时,便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拥军优属。他把慰问驻盐部队官兵当作分内事,每年传统节日都要向驻盐部队官兵送鱼、送肉、送水果等慰问品。每逢春节、中秋节、建军节,仇爱清还会看望抗战和抗美援朝的老兵,并常年为军烈属、伤残军人等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对别人来说,下岗是一件很不幸的事。而对仇爱清来说,下岗给他带来创业的机会。1998年2月,仇爱清从市纺织机械厂下岗。他没有气馁,而是坚定地走上了自谋职业的道路。他在市场租了个摊位,靠一辆旧自行车和两个渔桶做起了卖鱼生意。经过一番拼搏和多方筹集资金,他东拼西凑负债创办了爱心水产品交易批发市场。

2007年建军节前夕,仇爱清创办了全市首家“拥军市场”,对部队购买鲜活水产品按成本价优惠30%。“拥军市场”揭牌当天就向80名退伍和伤残军人每人赠送风扇一台,大米一袋。

多年来,他坚持每年到驻盐各部队义务植树,空军某部盐城雷达营的官兵们对此有着真切的感受。20年前,他来该营慰问时,看到驻地绿化面积很少,就自己掏钱购买了800余株水杉和大叶杨树苗,送到部队与战士们一起栽植。如今,昔日的树苗已经长成大树,被战士们命名为“拥军林”。其间,还帮助修建一条宽6米,长500米的水泥路,便于官兵出行。

这位卖鱼的个体户,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忙活,穿得破旧、住得简陋,40年来却花费400多万元的巨资用于拥军优属,用不变的爱心诠释了军民鱼水深情。

超越亲情写大爱

虽然是偶然事件触发了仇爱清的拥军情结,但从他走过的路看,爱民之心同样根植于他的心底,特别是超越亲情扶危济困,始终是他努力的方向。

历尽艰辛成功创办水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后,他先后帮助2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为这部分弱势群体解决了后顾之忧。他的爱心之举,造福了乡邻,感动了社会,其事迹被《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

出生在东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身居寒门却乐施好善。多年来,他坚持扶贫济困,扶残助残,热心公益事业。仇爱清主动资助特困学生,先后对近200名学生无偿提供学杂费,并赠送学习用品、衣服等物,他的资助对象中有数十人考上了大学。他主动资助与照料本村多名孤寡老人,无偿资助特困下岗职工和特困家庭数十户。每年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免费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下岗职工数百人发放鲜活鱼、大米、食油等物品。他还多年如一日关心市、区福利院的孤寡老人,每年的三大节日免费送去活鱼、猪肉、营养品等,还先后赠送御寒棉衣、睡衣等数百套(件),并为儿童福利院和市聋哑学校的学生无偿提供学习用品等。他还多次出资修缮东河村的坑洼道路,自掏腰包为群众包戏、电影10多场次丰富村民文化生活……200多名村民自发签名、捺手印向他赠送内容为“仇爱清同志为东河村民排忧解难、修桥铺路、造福乡邻、扶贫帮困、尊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众、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手写奖状。

此外,每逢出现重大自然灾害,他总是带头捐款,多次收到中国红十字会等部门的感谢信,他也先后被授予“盐城市爱心大使”“市拥军模范”等光荣称号。

他的德行善举,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先后两次被评为江苏省双拥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中国好人”,201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打造“红馆”传薪火

市总工会机关党员走进盐城市爱清红色文化教育陈列馆开展“庆建党百年华诞、颂劳模工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青年研习协会赴盐城市爱清红色文化教育陈列馆开展“回望历史 牢记使命”研学活动;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盐城市爱清红色文化教育陈列馆,学习劳模精神,传承模范意志……

2021年建党100周年前夕开馆以来,盐城市爱清红色文化教育陈列馆已经接待近10万人次的参访。

“这个面积约700平方米的陈列馆里,有我近40年里搜集的近2万件红色文化藏品。”仇爱清告诉记者,自从当年充满拥军激情时就开始搜集跟军队相关的红色物件。几十年里,不论在本地,还是出差去外地,只要见到涉及红色文化的实物和史料,他都想方设法“淘”回来。

陈列馆里有一整面墙上,以独特的方式展陈着168名“三战”老兵的故事。他们中的不少人,是仇爱清常年关怀、照顾的对象。为了留住老兵们的英名和功绩,仇爱清不辞辛苦,遍访盐城还健在的这些老前辈,请他们每人都留下自己的手印,并为后来人亲笔写下一句话,做成了一面“手印墙”。陈列馆中的部分藏品,就是热心的“三战”老战士捐赠的。其中的仇洪章老人是一位伤残新四军老战士,无儿无女。仇爱清悉心照料20多年,直至老人去世。老人临终前,将自己在战场上缴获的军刀、望远镜、防毒面罩等物品送给仇爱清。

仇爱清介绍,早在9年前,他就创办了亭湖区爱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青少年和市民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盐城市爱清红色文化教育陈列馆是在原有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基础上,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优化提升而成。

“建陈列馆是为了引导人们牢记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光辉历史,勉励人们踔厉奋发、实干争先,为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因此无论多辛苦,都是值得的。”仇爱清说。

仇爱清在丰富“红馆”馆藏的同时,还先后捐给新四军纪念馆365件革命文物、盐城烈士陵园80件革命文物、盐城军分区80件革命文物。

如今,该馆成为盐城“双拥”工作的新窗口之一,朱文泉上将亲笔为陈列馆题写了馆名。该馆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盐城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盐城市志愿服务基地”“亭湖区工会职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红馆’如此受欢迎让我信心大增。我已经与盐都区秦南镇协商好,在其美满村新建一座1600平方米的‘红馆’,把我存放在仓库里的更多红色文化藏品展示出来。”结束采访前,仇爱清这样向记者透露。□刘保顺 记者 张兆领

责编:秦春凤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