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学雷锋坚持了一辈子,92岁老党员的初心故事
2021-07-05 10:18:00  来源:扬州网  

对不少人来说,活到92岁,已是愿望。干到92岁,是不是奢望?

当下的农村,白天见到的人大多年迈。遇到一个身材瘦弱、衣着简朴、行走缓慢、发白脸皱的老人,如同看见米袋里的一粒米,谁会特别留意?

从出生起足迹都以宝应县泾河镇虹桥村为中心的周兆元,就像这粒米。

这是一粒有故事的米。

75岁起,吃住在二支泵站,义务为村里开闸放水;80多岁时,每天还义务巡防乡村安全;90多岁了,仍然坚持无偿为村民理发。

是什么,让一个老人不计酬劳、满怀干劲?

7月1日上午8点,身挂“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周兆元在虹桥村委会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

“92了,还有什么想法?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哦。”右手成拳,小臂微扬,浓重的方言声中,周兆元咧嘴憨笑。

住站守闸

义务看守设备、开闸放水

5月15日,雨,大雨。

连续3天强对流天气,扬州全境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二支泵站,南北四扇窗户被怒风裹挟的雨点打得“啪啪”作响。窗外,雨烟升腾,十来平方米的站房里,周兆元眉头紧锁,来回踱步。

在老河洼生活了一辈子,这里的地势周兆元清楚得很。风猛雨大,大溪河的水一定涨得急,泵站会不会提前开闸?麦田会淹吗?

二支泵站,是建在二支排河上的抽水站。二支排河不是河,是为排涝而建的水渠。

在泾河镇,这样的水渠有9条。每逢梅雨季节,9个泵站同时开闸1个月,将大溪河的水抽向两公里外的南干渠。

9个泵站,大多无人值守。2004年,75岁的周兆元再三要求住进二支泵站。

“泵站建起来后,变压器经常遭盗窃,老太爷就向村里提出来,自己住进去,义务看守设备、开闸放水。”提及过往,虹桥村监委会主任许福太神色满怀尊敬,“这一住就是17年,二支泵站再没丢过设备,附近的电线、农户家中的农机具也几乎没遭过偷。”

11点,是几十年不变的午饭时间。厨房没开火,碗是空的。

雨如珠帘。一块抹布拭上泵站电控箱,“把灰擦掉,要是提前开闸,仪表会看得清楚些。”

板凳“龙宫”

里面摆满了14张各式椅凳

周兆元管水,于是有村民笑称他“龙王”。他住的泵站,自然就是“龙宫”。

可这个“龙宫”实在寒酸。

门口,2平方米不到的简易厨房,锅碗瓢盆、灶具、煤气罐挤在一起。

站房里,一排电控箱一台电机居中。南墙处,铁床、木桌各一张,日用电器是陈旧的空调、冰箱、电视机、小吊扇和两张小灯。一张200多斤重的理发椅灰暗斑驳,那是几十年前的式样。

14张各式椅凳,是“龙宫”最多的物件。沙发、铁椅、藤椅、小木凳,最奇特的一张,是在老树桩上钉了一小块木板。

周兆元生活极有规律。早7点起床,晚8点入睡,一日三餐自己做,胃口出奇好,中晚两餐有荤有素,还有一大碗米饭。

守闸17年,“龙宫”一直很热闹。四乡八邻的老人除了赶来聊天、回忆过往,还有一个目的:理发。

6月5日,芒种。

趁着早凉,78岁的沈宝财骑上三轮车,慢悠悠从黄埔村向两三里外的虹桥村出发。每个月,沈宝财都要来一次这样的骑行。从记事起,他的头发就是周兆元剪的。

“老哥哥,我来啦。”呼声未停,周兆元笑脸相迎。

抖落围布,拿起电推,齿梳、剪刀、剃刀、毛刷如同有了生命,花白碎发窸窣落地。平日略带抖动、干瘪如松枝的手,刹那间稳如磐石。

周兆元的脸上已不见憨笑,神色庄重执著。如果不是亲见,谁能想92岁还能亮出一手行云流水的“顶上功夫”。

心稳的人方能手稳。莫非老人的身世隐藏着秘密?

入党誓词

74年了,一天也没有忘记

周兆元有两子两女,两个儿子家距泵站不足百米。当初父亲提出要去守闸的时候,子女一百个不愿意。

“坚决不和我们一起住,非要去守泵站。”劝说无数次后,子女也就由他了。每日清晨,二儿子周志华出门,总要敲敲泵站门看一看才踏实。父亲的固执,周志华懂,“他一辈子不给人添麻烦,包括子女。”

幼年和青少年时期,苦难,是留给周兆元最深切的记忆。

父亲离世时,周兆元3岁。母亲靠乞讨、打零工,拼命养活5个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常常连草鞋都没有的周兆元,总是梦想过年时有一双布鞋,哪怕只穿一天。为了活下去,周兆元13岁给大户人家放鸭子,15岁学理发手艺。

彼时的乡邻,生活大都贫困,即便如此仍饱受盘剥和欺凌。

“在黄浦镇,一个卖菜的农民被国民党驻军扣押,逼家里拿500斤麦子赎人。士兵还经常到农民家里抢钱抢粮抢家畜,不给就打人。”乡邻悲惨的遭遇,成为周兆元誓言改变自己和更多人命运的追求和动力。

因为游走四方理发,身份不易受怀疑,周兆元被发展为新四军游击队秘密交通员。凭借对方圆数十里地形极为熟悉,周兆元成功护送一名殷姓政委到刘家潭。

“到处都是搜捕的敌人,我撑船,在芦苇荡里半藏半行,完成了任务。”周兆元语调高昂起来,1947年,他18岁,入党的那晚,是9点多钟,屋里点着蜡烛,我和许殿余对着党旗站着宣誓。

“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举起右拳,周兆元肃然挺立,眼睛透出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

割草、拾粪、乞讨、钓黄鳝……利用各种掩护身份探听消息、传递情报、散发传单,是周兆元和战友们的基本任务,“敌人搜捕时,心里也怕,芦苇荡、坟地,老乡家,经常一躲十天半月。”

1949年春天,白色恐怖到了至暗时刻,一幕幕经历永远刻在周兆元记忆里。

国民党特务一次逮捕了6个人,押着他们巡街,只要老百姓指认谁是共产党员,谁就留下性命。

“第二天,6个人在小垛村被枪杀。他们在我眼前倒下,有战友,也有群众。”

“许多战友牺牲了,而我看到了解放。和他们比,还有什么算是苦?还能有什么不满足?”揉拭湿润的眼眶,周兆元语调平缓:“党员处处要带头,这是宣誓结束后我向组织说的话。74年了,一天也没有忘记。”

坚守初心

“为人民服务”放在心尖

周兆元如今已是四代同堂。在子女眼里,父亲温顺、要强。在邻里心中,“老哥哥”重情。

“从小到大,父亲不善言语,也从不打骂,但做事认真、热心。他会烧菜做饭,村上红白喜事,父母总会义务帮忙。”父母亲热心忙碌的身影和善良的品性,成为周志华和兄妹共同的记忆,也成为家风传承。

当初入党,周兆元的出发点很简单: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成立后,周兆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尖。

15斤稻米管一年理发,妇女、儿童理发不收钱。凭着手艺和公道,周兆元养活一家六口。“大跃进”年代,泾河镇的理发人只剩下周兆元。

“从早到晚,根本停不下来,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这是周兆元人生中,难得喊“累”的一段经历,也正因此,四乡八邻上万人认识了他。

儿女渐渐长大成家,老伴因病离世,理发不再是周兆元谋生的职业。眼看着乡村留守的人越来越少,周兆元心里渐渐焦虑:一副好身板、一门好手艺,怎么继续为人民服务呢?

从那时起,周兆元免费理发。七八年前,村里道路还没装探头,周兆元自愿加入联防队,每晚巡逻一两个小时。

3年前,邻居杨厚兴摔断了腰。连续4个月,周兆元每天上门三四次,喂饭喂药、翻身擦拭、清理污秽、洗涮换衣。89岁照顾77岁,杨厚兴涕泪纵横,“老哥哥,难为你了。”

“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共产党来了,有了房有了地,日子越来越好,儿孙、重孙都很好……”许多记忆周兆元已模糊不清,但生活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他心中深埋下信仰,“永远值守泵站”成为他对组织的唯一请求。

没读过书、缺少文化,是周兆元一生最大的遗憾。每逢家庭聚会,周兆元总当着儿女的面,向孙辈和重孙辈提一个要求:认真读书,好好学习,听党的话,跟党走。

通讯员 张新明 梁永麟

记者 楚楚 王鹏

责编:唐凯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