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传递温暖的纽带,更是衡量社会文明高度的标尺。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以慈善项目为抓手、以道德引领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路径,交出了一份充满温度的民生答卷,让“善”的种子在宿城区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听了这些‘中国好人’的故事,我备受感动。我也想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帮助邻里做点实事,努力传递更多真善美的力量。”日前,“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先进典型事迹巡演走进宿城区,观众张磊颇为感慨地说。
这样一堂浸润心灵的“精神课堂”,正是宿城区以道德力量引领文明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宿城区深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构建“3+3”先进典型培育选树机制,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让典型力量从“个体闪光”变为“群体璀璨”。截至目前,宿城区已培育出全国道德模范1名、“中国好人”7名、区级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50余名,覆盖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多个领域。
道德的光芒照亮人心,精准的慈善项目则为困难群众筑起温暖防线。“我捐了50元,就能帮助孩子买一套教辅资料!”近日,市民陈先生通过宿城区慈善平台捐款,收到受助学生发来的感谢信后,他感慨地说。这样的“小额捐赠、精准帮扶”,源于该区对困难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聚焦助学、助医、助老等民生痛点,宿城区重点打造“众善众举·圆梦助学”“爱在宿城一起捐”两大核心慈善项目,并以“江苏慈善周”为契机,推出爱心捐赠网络募捐宿城专场,构建“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的募捐体系。
据了解,2024年,宿城区共募集善款255.77万元,参与网络捐款1.58万人次,为约1.5万名群众纾困解难。除了精神引领与物质帮扶,宿城区更创新推出“善小积分”制度,群众参与慈善捐赠、志愿活动可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从而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慈善的热情。
如今,街头志愿者清理杂物的身影、商户诚信经营的公示牌、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市民,已成为宿城最常见的“风景”。“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慈善项目创新,扩大道德模范宣传覆盖面,完善文明实践服务体系,以‘善小而为’汇聚‘大爱成河’。”宿城区民政局局长、区慈善总会副会长吴志强说。■ 本报记者 王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