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江苏“双减”政策落地一年多校内减负明显校外治理有力
2022-08-31 08:07:00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陈月飞

年初省人代会上,省人大代表就“双减”政策落实提出的3项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为重点处理代表建议予以督办。8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了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主办单位省教育厅介绍,江苏“双减”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校内减负成效明显,校外培训治理有力,部分经验在全国推广。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

去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中央要求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如今1年已满,进展如何?

“省内有关调查显示,83.93%的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解决了他们接送孩子的困难。”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校内减负成效明显,校外培训治理有力。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至228家,压减率达97.36%,高于全国平均压减率5.3个百分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实现100%全覆盖,非学科类机构逐步纳入监管。9个设区市、59个县(市、区)建成预收费资金监管信息化平台。

1年来,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更加严密。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世祥介绍,他们配合教育部门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推行信用报告、信用承诺和信用审查,与省教育厅共享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信用信息,强化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监管,正逐步建立校外培训和民办义务教育行业自律机制与监管机制。

江苏“双减”工作有12个案例被教育部在全国推广,3个市县案例、3个学校案例分别入选全国基础教育20个区域典型案例和20个学校典型案例。葛道凯表示,接下来两年,将围绕增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推动2022版新课程标准研究,加强作业和考试管理,提升校内“应教尽教”“学足学好”成效;继续深化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治理,深入整治地下、隐形、变异培训,加强对体育类、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分类监管。

“双减”也要为教师减负

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注意到,“双减”实施以来,教师在校时间变长、工作量明显增加。省人大代表、宿迁市洋河新区王园小学副校长姚芳也观察到,农村教师的负担有所加重。

“小学教师如果是班主任,在校时间一般达10个小时,学校行政人员一般在11个小时左右,初中教师在校时间更长,下班后还有作业批改、家长沟通、备课等工作。”高金凤说,“5+2”课后服务对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要求较高,其中的“2”容易变为白天课程的“加长版”,易增加部分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姚芳也反映,苏北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相对紧张,特别是音乐、体育、英语等专业老师相对缺乏,原有课业负担就相对较重,参加课后服务教学后普遍感觉工作量增加,“扎实推进中小学教育减负,也要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减轻教师负担,增加教师数量是途径之一。“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部署,我办从去年7月起在全省推进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国标工作。”省委编办副主任张学才介绍,通过督促县(市、区)落实主体责任,采用划转其他领域事业编制、在本地空编中确定一部分县级周转空编等方式为中小学增加编制,同时鼓励设区市统筹考虑市域内教育发展需求,实行市域调剂编制,省级做好兜底保障,下达至县域挖潜、市域调剂后仍不能达标的地区周转使用。“目前,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到60.2万名(含周转编制),超出国家编制标准约8万名,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编制标准。”

相比之下,农村教师队伍更为薄弱。省委编办要求,市县对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点采取“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加强农村教师力量配备。另一方面,多部门联合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张学才介绍,2022年全省共有12个设区市的55个县(市、区)申报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3212人;2016年至2022年,全省招收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生达19753人,有效缓解了乡村学校高素质教师短缺的问题。

教师工作量增加,薪酬待遇要跟上。省财政厅副厅长孙风介绍,我省明确课后服务经费可以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财政安排的补助经费专项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省定课后服务报酬标准为不低于60元/课时,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经费额度作为绩效工资增量予以单列。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李志宇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各地已将2021年度用于发放课后服务补助的专项绩效工资总量增核到位。人社部门将指导各地把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纳入对设区市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内容,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接下来将围绕‘双减’工作的难点堵点,加强政策供给,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校外服务,鼓励通过弹性上下班等途径,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葛道凯表示。

校外培训市场健康“重启”需加速

当前,符合政策规定和群众需求的替代性校外培训机构“入场”还不够快。省人大代表、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易杰祥建议,对全省所有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调查摸底,加速校外培训机构重审登记和整治步伐,并探索适当引进资质较优的社会组织和校外专业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省文旅厅副厅长马龙介绍,全省已有10个设区市组织了对各自艺培机构开展预登记工作,已统计24944家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5614家完成预登记。目前,南京、苏州、宿迁等市分别出台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艺培机构审批程序和相关要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方面,目前我省共有6239家,已审批57家,364家正在审批中。省体育局副局长吴兵成表示,大部分地区还未完成现有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将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大审批力度。

经前期走访摸排和统计汇总,全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729家,已通过审核20家,预登记48家,拟申报登记13家。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夏冰表示,将督促各地科技部门进一步统筹配强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加快审批。

拓展课后服务资源,省教育厅已研制校外教育资源进入校园参与课后服务的实施办法,探索将校外非学科类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校园参与课后服务的路径。夏冰表示,将从人员、场所和活动等环节发力,加强学校科学课任课老师培训,探索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职称试点。马龙也表示,将积极配合教育部门,选取一批文化艺术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学校课后服务和托管服务,并进行动态评估。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