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彦 蒋明睿 王甜 杨易臻 仲崇山 张琳
医学上有很多有标志意义的温度:37.3℃,这是体温的“警戒线”,在感染科,温度是线索,需要医生抽丝剥茧找出真实病因;14℃,心脏科超低温手术,需要将体温下降到14℃左右降低身体循环;80℃,热消融时针尖温度,以高温杀灭肿瘤细胞;-196℃,液氮的温度,在生殖医学科,冷冻的精子、胚胎都被储存在这样的液氮罐里;45℃,是中医艾灸的温度……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的健康使命就在每一针、每一粒药、每一台手术的日常里。本报记者深入医疗一线,感受“医学温度”,体味医者初心。
37.3℃
医生“侦探”,于成百上千可能中定“真凶”
一位70多岁发热患者的一张血液检查单子,上上下下的“小箭头”将近有10个,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朱传龙检视完一个个项目,“血检报告提示,很可能是败血症。”
另一位同样是发热患者,病因一时难以明确。陆陆续续发烧一个多月,患者从外地转到省人民医院,住进感染病科病房。“身上有没有破的口子?”“有没有皮疹?”“大小便还正常吗?”“家里有没有养过牛羊?”……朱传龙问得详细。
体温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个体体温有差异,但37.3℃通常被认为是体温的“警戒线”。“普通的发热经过常规诊治一般都能解决,但是如果发热持续三周以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测和常规实验检查仍然无法明确病因的一组疾病被称为发热待查,这就需要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医院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找到发热元凶。”朱传龙告诉记者。
同一个发热症状,背后原因可能有成百上千种,问题也可大可小,找不到病因,甚至可能直接威胁生命。异常的体温是疾病给出的线索之一。朱传龙告诉记者,感染病科也经历了疾病谱的变化,以前伤寒、痢疾、疟疾等高热患者多,现在已经很少了,而蜱虫病等新情况多了起来。有些患者病因非常明确,有些则是疑难杂症。“我们要看患者的伴随症状、相应的检查结果,还要从患者职业、旅行史等综合信息中找出症结所在。”
感染性发热诊断一般分为三步,即先定性、再定位、最后确定病原体。现在,感染病科检查手段越来越多,例如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快速检测病原体的基因,跟常规的细菌培养相比,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有了新技术助力,以往的感染性发热诊断难度也大幅降低。“查明病因后,对症用药,患者病情缓解,对我们医生来说是特别欣慰的事。”朱传龙说。
26℃
心脏上“拆弹”,手术动作成“肌肉记忆”
27℃、26℃……显示屏上,患者的鼻咽温、直肠温逐渐下降并稳定,心电图趋于平缓,最终显示为一条直线。
手术台上的这位54岁男性患者,因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正接受升主动脉置换术。术中进行体外循环,患者停止全身的血液供应、心脏“停跳”,是手术必不可少的一环。
26℃,能为医生手术操作争取约20分钟的关键时间。“人体体温每降1℃,代谢率降低7%,当患者暂停血液循环时,全身温度降到26℃,人体器官包括心脏、肝脏、肾脏、肺、大脑都能得到保护。”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周庆向记者解释体外循环的意义。停止血液供应超出20分钟,患者可能会面临着脑梗死、癫痫等风险。
在心脏上“拆弹”,手术必须争分夺秒,这是周庆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但忙而不乱、从容不迫,是这位心胸外科专家的工作状态。“外科医生是整个手术团队的灵魂。”周庆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术前,设计手术预案应对突发情况;术中,团队成员配合默契,如行云流水般的手术操作,已然成为他们的“肌肉记忆”。
像这样的主动脉瘤手术,周庆所在科室每年要做700多例,不少患者在这里重拾生的希望。前不久,一名患有严重心脏病变的14岁小姑娘住进医院,她还患有脊柱侧弯,具有极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给术后恢复带来不小挑战。周庆团队为她做了修复手术,小姑娘在术后顺利康复。
早晨6点40分到岗,晚上9点伴着夜色回家,周末还要去地方县市进行门诊教学手术,每月仅休假半天,这是周庆的工作日常。“医生确实是一份辛苦的职业,但每每看到病人转危为安,我们都觉得非常欣慰,这份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周庆说。
60℃—90℃
消融针成“魔法棒”,操作要胆大心细
一手持超声探头,一手持微波消融针,眼睛紧盯超声屏幕,双手不停调整角度,透过屏幕可看到患者甲状旁腺结节内开始发白发亮直至被完全消融。3分40秒,手术结束,患者一身轻松地走下治疗床。
“老爷子72岁了,患有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这种疾病容易引起血钙升高、尿路结石和骨质疏松。”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徐书杭给身后的年轻医生们一一讲解:如何用生理盐水隔离保护甲状旁腺周围正常组织,如何观察腺瘤位置,从什么角度置入消融针……“如果不注意保护周围其他正常组织,很容易引起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嘶哑。”
该院内分泌院区会议室外墙上,“演绎医学艺术与非凡”9个大字十分醒目。消融针治疗技术看似简单,操作起来非常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技术。热消融技术是过去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介入技术,目前已被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大众认可。
从业17年的徐书杭告诉记者,在良性甲状腺结节中开展热消融应是一个非常慎重的选择。“医生要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手术操作既要胆大、更要心细,确保患者能从治疗中受益才是医生最根本的职责。”
-196℃
10多万份生命种子,延续爱的希望
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胚胎冷冻室里,几十个犹如煤气包一样的液氮罐整齐排列——这就是“冷冻胚胎”暂居的地方。
存放在液氮罐中的冷冻胚胎,都是医生用新鲜卵子受精、分裂后产生的优质胚胎。在这里做试管婴儿的夫妻,在接受胚胎移植后仍会有数目不等的优质胚胎继续被冷冻保存。这些胚胎会被放在特殊冷冻保护剂中,经处理后置于-196℃的液氮中。生命的种子在这里被按下暂停键,开始一段极寒之旅,等待重启时刻。
液氮罐中温度的严密控制,是确保冷冻样本不受损害的关键。“在极低的温度下,冷冻胚胎的代谢几乎静止。”该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丁卉告诉记者,胚胎是一个很大、胞浆很丰富、含水量很多的个体,非常脆弱娇气,对温度、光线都十分敏感,冷冻过程中需避免细胞组织的不均匀膨胀,因此冻存技术要求很高。
目前,最常用的是快速冷冻技术,这种技术利用特制保护剂,帮助细胞迅速脱水,不到一秒钟,胚胎就被保护起来,冷冻形成“玻璃样的小人儿”,最大限度保护了胚胎的细胞结构。理论上来说,冷冻胚胎如果一直不取出、不废除,可能存活数十年甚至更久。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自2003年开展胚胎冷冻技术以来,已冷冻10多万份胚胎样本,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为近2万个家庭带来新生命。
如今,对生育力的保护,让生殖医学中心的医生担负起更多责任和期望。每天20多台手术,每周4天有门诊,每月定期开展培训班推广核心技术、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这是从业20年的丁卉工作日常。在我省数十家生殖医学中心,有许许多多像丁卉一样的医生,他们终日忙碌奔波于临床、实验室和教学的各个岗位,为无数家庭延续爱的希望。
45℃
扎马步为患者艾灸,“灸到病除”最欣慰
点燃艾条,白烟袅袅升起。“腰哪边不舒服?平时是什么感觉?”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吴晓亮一边用手法在患者腰部按摩,一边手持雷火灸在患者腰部上方悬灸。
45℃,大概是患者能从艾灸中感受到的温度,也是医生为患者提供治疗的一种“热度”。针灸、推拿、艾灸……吴晓亮戏称自己的科室是医院体力活最重的一个工种。一上午限号40个,几乎没时间坐下来,在患者床边操作时,基本靠“扎马步”调整高度,保证操作稳定性。因为常年低着头,弯着腰用力,吴晓亮的颈椎腰椎都有伤病,即便这样辛苦,他从来没后悔过选择从事针灸推拿工作。中医一直被认为是“慢功夫”,但针灸推拿起效快、效果明显,经常有患者被轮椅推着进来,几次治疗下来就能轻松自如地走起来。这也是吴晓亮成就感的重要来源。
让吴晓亮感到欣慰的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帮助更多患者加速康复,让更多人相信中医。他举例,以往很少人会因为肺炎或感冒咳嗽来做针灸推拿,但现在患者在失眠、胸闷心慌、慢性疼痛时,都会来做针灸,而且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
在针灸推拿科,医生看诊、查体、操作等流程复杂,晚上回到家后他常常累得不想说话,“患者的理解和康复是对我们最好的慰藉。”
记者手记 >>>
感受医学的温度
体温计的读数、消融针的热度、艾灸的温度……具象的温度是我们观察医生日常工作的一个视角。
医学的温度,是热血。我们不会忘记,在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医务工作者们白衣执甲、踏寒出征,以生命守护生命的坚定担当,曾经让人感动的一幕幕,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医生,始终是一群以凡人之躯与“死神”掰手腕的人。
医学的温度,是宽慰。医学因为人类的痛苦以及减轻痛苦的愿望而产生,本身就是一门蕴含人文精神的科学。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当患者面对疾病无助担忧,陷于躯体与精神的痛苦时,“别害怕”“没事,有我们”……处方之外的几句宽慰,为患者带来重燃希望的力量。
医学的温度,还在于“双向奔赴”。医务室里一面面鲜红锦旗,是来自患者最质朴的感谢。但医生不是神,医学也并非万能,在临床,伤心、失望、难过等负面情绪与治愈的喜悦如影随形。“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社会对医生这个职业提出严格要求,而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也是责任人。 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