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南京:殡葬服务“指尖”办理,“云端”祭扫蔚然成风
2025-04-02 16:27:00  来源:南京文明网  

更多殡葬公共服务“指尖”办理、更多市民选择“云”端祭扫、殡葬服务专线96444全天候守护“人生最后一程”……记者4月1日从民政部门获悉,南京市近年来紧扣群众需求,加快推进殡葬政务服务信息化,让管理更安全、服务更便捷,传递绿色文明理念。

更多殡葬公共服务“指尖”办理

宽敞明亮的指挥中心大厅,可视化驾驶舱屏幕,在监控中实时显现的各项数据和影像……在南京殡仪馆,“一站式”殡仪服务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正在使用的是南京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由数据打通各服务环节,形成数据池,便于数据共享。平台电脑管理端由殡、葬、祭、管等四大功能模块构成,按照业务办理处置流程分别归类,使全市殡葬管理更加精准、科学、高效。同时,该平台实现信息管理一体化,通过平台对数据分类整合,即可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处共享,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效能。”南京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

该平台与南京殡仪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接融合,市民登录微信公众号“南京殡葬96444”或“我的南京”App进入“宁思念”平台,便可使用一系列便民、绿色网上殡葬服务,动动手指,随时办理。比如,通过96444专线电话登记遗体接运信息的市民,可在“接运查询”模块查询接运车辆进度,了解车辆状态,合理安排时间。

“平台还将不断优化服务模块,提供礼厅在线预约、火化流程信息确认、火化信息公示等移动端口便捷功能,简化治丧流程,提升服务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南京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南京殡仪馆还引入智能机器人,功能涵盖智能运送骨灰、智能运送遗体以及清洁地面等。

“云祭扫”让追忆穿越时空

“外婆,我想您了……”日前,正在准备春招面试的薛同学无法回家为外婆扫墓,就在“宁思念”在线追思页面创建了思念空间,献花、敬香、祭拜,并写下深情寄语。

让薛同学意想不到的是,当她将纪念空间推送给亲友后,大家纷纷前来祭祀,亲戚们也找出家里的老照片,翻拍以后上传。“大家既可以在这里缅怀故人,也能互相联络交流。”薛同学表示。

市民可通过“我的南京”App、“南京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登录南京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移动端(“宁思念”平台),通过平台首页查看治丧指南,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等相关通告,获取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完成业务查询、在线追思、预约祭扫等一系列操作。

“宁思念”平台上线以来,根据群众所提建议不断优化。尤其是在线祭扫模块,可根据节日、祭日手动选择相应的主题背景,免费提供当季的时令水果和蕴含民俗文化的食品素材作为供品;分享链接功能,则便于将私密纪念空间推送给亲友,强化了网络空间家族共祭、尊老敬祖的归属感。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宁思念”平台进行网上祭扫,绿色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96444在线守护“人生最后一程”

“母亲突然过世,一家人都慌了,丧葬事宜该怎么办?当时,我们拨打了96444,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丧葬手续。”日前,市民赵女士致电96444殡葬服务专线表达感谢。

据了解,南京殡葬服务专线96444涵盖殡葬问题咨询,政策法规宣传,殡葬服务机构查询,集体江葬、江祭活动报名及咨询,遗体接运服务登记等多项功能,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此外,市民在遇到殡葬服务领域不规范行为时,也可以通过96444专线进行投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殡葬公共服务是一项基本民生服务。近年来,南京市民政部门依托“互联网+”服务思维,利用人脸识别、GPS等互联网、物联网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智慧殡葬系统。

今年3月7日,由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牵头的省级课题《关于加强基础殡葬信息库和96444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顺利通过相关专家审核。该课题以全省统一的殡葬服务专线96444为统领,以殡葬大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强化综合监管,加快建成满足群众需求的殡葬公共服务平台。

民政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以信息化手段持续深化推动殡葬管理服务变革创新,不断提升殡葬服务的便捷化、专业化水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道军 通讯员 马卉)

责编:孙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