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南京市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幸福课堂”项目,联合江宁区禄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益‘禄’幸福”主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居民提供了学习、交流、成长的新空间,还让许多居民在“幸福课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生活的乐趣与意义。
一、传承创新双融合。“幸福课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文化传承新的生命力。在妇女节非遗体验活动中,螺钿DIY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还通过现代设计理念,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亲手制作,深刻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魅力。同时,在学雷锋志愿服务市集中,传统雷锋精神通过文艺演出和便民服务等现代形式呈现,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贴近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不仅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也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与时代价值。
二、教育实践双驱动。“幸福课堂”将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在“探索宇宙奥秘,感受浩瀚星空”主题活动中,天文知识讲解与电动地日月模型制作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宇宙奥秘的理解;在“变废为宝减塑课堂”中,环保手工制作将废弃塑料瓶等物品转化为实用工具,传递了资源再利用的环保理念,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这不仅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还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社区共建双联动。“幸福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更是社区共建共享的重要载体。在“净美生态家园”活动中,青少年通过捡垃圾兑换盲盒,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清洁,既增强了环保意识,又为社区整洁贡献了力量。在“家庭教育与绿色生活”实践课堂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种植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传递了绿色生活理念,促进了家庭、学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这些活动通过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使“幸福课堂”成为连接居民、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