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作为南京市第一批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区之一,自去年11月份起,围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文明新风等方面,精心设置亮点“复兴少年宫”品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答卷意识全力以赴把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任务高质量落实好、完成好。
5月31日上午,南京市浦口区试点乡村“复兴少年宫”集中授牌仪式暨现场观摩活动在汤泉街道泉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
活动现场,南京市浦口区文明办、教育局领导为区试点乡村“复兴少年宫”总站、分站、点授牌;浦口税务局、浦口区图书馆、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3家省级文明单位和星甸街道双山村、汤泉街道泉西社区、永宁街道青山村签署结对共建协议,捐赠儿童书籍、学习用品等物资,共同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保障
深入调研,全局谋划试点。由南京市浦口区文明办牵头,多次赴街道、社区(村)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从阵地选择、儿童群体梳理、课程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充分利用全区现有资源,最终形成全区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1+5+11”模式先行推行:1个总站(行知基地)、5个分站(汤泉、永宁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石桥、永宁、陡岗3所学校)、11个点(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系统推进,建立规范制度。制定全区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方案,成立由区委宣传部部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区级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规划、指导协调作用;明确乡村“复兴少年宫”总站(分站、点)功能定位、职责划分、工作流程、人员队伍等。健全规章制度、组织架构、管理规范等,并鼓励各街道、相关学校结合各自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
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探索多元力量
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各类人群作用。试点建设主要依托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筹街道、社区(村)各类功能室和活动项目安排,利用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现有资源打造复合式、共享式阵地。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组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和乡村学校教师担任少年宫辅导员,动员各类文化、教育、体育、科技人才,包括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引入“爱心暑托班”“爱心助学班”“艺术点亮童心”等志愿服务项目,充实师资力量,丰富活动内容。统筹全区各类资源,结对共建共享。统筹团区委、妇联、教育、民政、关工委、科协等部门现有优质资源,整合“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等阵地,实现共建共享。利用周边公共设施资源,推动区青少年宫,行知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建立与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活动衔接机制。同时,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动员各方力量,链接区内税务局、大盾构公司、图书馆等多家省级文明单位在资金、设施、人才等方面与“复兴少年宫”开展结对共建,共同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突出课程特色、全力打造亮点品牌
挖掘设计特色课程,打造“一宫一品”。在课程设计前,坚持以人为本,秉持群众路线、公益性原则,结合农村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地方资源、文化特色等,按照思想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安全性原则,拓展课程体验项目和社会实践空间,力争打造“一宫一品”,确保宫宫有特色。例如星甸街道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围绕特色农业、“乡训·记忆”农耕展示馆、高标准农田等,串点成线,打造“文旅农”融合的特色课程。双山村乡村“复兴少年宫”还结合学校劳动教育需求,在社区原有活动阵地基础上,积极利用户外“农趣园”,打造开展多样化室外教学的实践阵地,打破常规室内教学、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桥林街道乌江社区,依托林散之“草圣故里”人文资源优势,开设特色书法文化课程;永宁街道侯冲社区结合“我们的节日”邀请非遗传承人,将非遗项目“手狮舞”作为特色课程开设,传承国粹薪火。全面梳理需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征求辖区内未成年人学习生活诉求,针对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需要,联合区司法、卫健、公安等多部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法治宣传教育、防范校园欺凌、爱眼护眼等专业知识讲座;通过“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宣讲等积极挖掘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搭建起复兴少年宫与优秀社会志愿服务项目的沟通桥梁,凝聚“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合力,发挥社会公益资源的育人优势,让广大市民了解关注“复兴少年宫”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共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