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前夕,6月4日下午,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柳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飘出阵阵“五谷清香”,一场以“环保绘梦 绿色家园”为主题的节气手工活动在此热闹开展。
活动伊始,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带着阿姨们穿越千年时光。“芒种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点,既有‘收麦插秧两头忙’的农谚,也有‘煮梅设宴’的雅趣。”她指着演示课件上的耕牛图案娓娓道来,王阿姨接过话头:“小时候外婆会用五彩绸带系在花枝上,现在咱们用粮食拼贴画,环保又应景!”周围的阿姨们纷纷点头,低声交流着年轻时的节气记忆。
最富创意的环节当属五谷粘贴画制作。铺着蓝花色桌布的长桌旁,阿姨们落座成排。张阿姨夹起深褐色的芸豆,指尖虽有些许颤抖,却精准地在“中国梦”画板上勾勒出太空人轮廓;邻座的李阿姨此时正用亮黄色的小米铺陈“麦田”,她忽然轻拍旁边王阿姨的手背:“老姐妹,帮我瞅瞅这排谷穗是不是歪了?”王阿姨放下手中的绿豆探身帮忙调整,暖黄的灯光掠过两人交叠的手背,相视一笑时眼角的纹路里,盛满了岁月沉淀的温柔。
整个创作过程中,镊子轻碰谷物的声音与胶水挤出的声音交织成趣,十余位居民专注于画板创作:有人用黑米铺陈“地球一小时”的深邃夜空,有人以金黄米粒堆叠出饱满稻穗,更有阿姨将白芝麻精心排列成飞鸟形状……每幅作品都成为传统节气与环保理念的具象表达。
此次活动让传统节气通过五谷拼贴焕发新生,当辖区居民用镊子“耕种”环保愿景时,既是对芒种农耕文化的当代诠释,也为绿色社区建设埋下创意种子。接下来柳塘社区将以影像记录的方式留存作品意境,持续开展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这份由谷物与巧思凝结的“绿色答卷”,成为社区生态建设中最富温情的注脚。(南京市栖霞区柳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