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当“志愿红”遇上“夫妻档”、“父女兵”、“兄弟连”……致敬并肩战“疫”的你们
2020-02-22 10:05:00  来源:志愿苏州  

中国有句古谚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2020年

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春节

在这场阻击疫情的斗争中

很多一线工作者以“家庭”为单位

或夫妻齐心协力

或父女、兄弟携手抗“疫”

放弃休息、扎实工作

奋战在“疫”线

他们的言行让人动容

晚11点到早8点

老夫妻志愿者的坚守

这是一对夫妻档志愿者

丈夫马华生60岁,妻子张凤华55岁

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

这样的工作节奏

即使年轻人都会吃不消

老两口已经坚持了近20天

他们说:

苏州是我们自己的苏州,要把病毒挡在外面,苏州人应该挺身而出。

苏州战疫夫妻

七天匆匆相会十分钟

这几天累不累?注意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你也一样,不要担心我,顾好你自己。

这段对话来自一对“80后”夫妻

因为各自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

他们已经7天没见面了

对话中的妻子张倩是姑苏区

金阊街道信记社区的一名志愿者

从1月31日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至今

她一直处于连轴转的状态:

张贴横幅和海报、打电话回访居家隔离人员

挨家挨户上门排查、为各个卡口送物资

忙得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

丈夫吴文龙作为卫生院的工作人员

已经连续好几天深夜

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值班了

2月7日晚上6点半

丈夫回家拿换洗衣服

抽空来到妻子值班的地方

姑苏区金阊街道信记社区门口

与她匆匆见了一面

△图片由社工王钧岚拍摄,拍摄地点:姑苏区金阊街道信记社区门口

这次见面只有短短的10分钟

妻子张倩却说

这是最浪漫的“约会”

她和丈夫各自“战斗”在一线

顾不上家里的两个孩子和老人

偶尔也会遭遇误会和不配合

但是他们仍然坚守着

只是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

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上阵“父女兵”

舍小家为大家

他叫江金男,她叫江倩云

是战“疫”前线的一对父女

老江是尹山湖医院急救车司机

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24小时待命

负责甪直、郭巷、城南、越溪等地

疑似发热患者的转运工作

自承担转运工作以来

他已经奋战十几天

小江是尹山湖医院预防保健医生

疫情防控期间,高速公路卡口人手紧缺

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一线防控工作

穿上闷热的防护服

坚守在高速公路出口

为来往旅客测体温

小江说:

“父亲是我的榜样,我没有理由退缩!”

在疫情面前

这对“父女兵”为大家舍小家,尽己所能

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战“疫”兄弟连

共同“守护”家园

“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您是居住在高家村吗?”

每一个进入高家村的人

林惠鸣都会逐一询问

作为沧浪街道玉兰社区

高家村党支部书记的林惠鸣

在疫情爆发以后,主动找到社区

当场表态愿意贡献出一份力

有需要之处请社区及时安排

同为党员的哥哥林一惠被弟弟的热情所感染

也一起加入到社区的防控队伍

“我这个弟弟平时就很热衷社区志愿服务,不过他说得对,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林一惠说。

兄弟俩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

核查人员信息、防疫宣传、卡口坐班值守

他们都没少出力

并发动身边的街坊邻居一起参与行动

他们还拿着社区地图

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为社区

分析自己所住的高家村的实际情况

为社区排查居民

细化高家村的子网格管理出了不少力

在林惠鸣看来

高家村是无物业的住宅区

管理需要靠我们自己

去年支部书记换届时

他就在哥哥鼓励下竞选支部书记

现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

兄弟俩能一起战斗

共同“守护”他们的家园

他感到很骄傲

数不清的家庭

一代人、两代人

都在这场战“疫”的逆行中

守护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担当着护民安全的使命

他们共同的付出

必将把疫情的防控墙筑得更加牢固

来源:吴中发布、姑苏晚报等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