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自汉代起,民间就有正月十五元宵张灯、赏灯的习俗。苏式灯彩以其造型别致、色彩典雅、用料讲究等特点闻名于世,苏州灯彩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文化部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佳节将至,苏州博物馆特别推出“瑞虎迎春闹元宵”制作苏州灯彩活动,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报名参加,12日去聆听苏州灯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讲述灯彩故事。
苏州博物馆工艺民俗部工作人员介绍,像制作苏州灯彩这一类的民俗活动历来颇受市民欢迎,为此他们特意将这次活动的报名名额增至50个。活动面向10周岁以上的市民,如果是未成年人参加活动,则需家长一同报名。目前,已有不少市民通过苏州博物馆官微和官网报名参加活动。活动将于12日上午在苏州博物馆合作培训部大教室(园林路潘儒巷76号)举行。汪筱文将现场讲述苏州灯彩的历史和制作技艺。汪筱文师承沈彬如、周公度、吴仁昌、杨锦昌、吕泉福等苏州灯彩大师,从事苏州灯彩设计、制作已有60年。上世纪80年代初,汪筱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发“动态人物灯彩组合景”,使静态苏灯发展演变为动态苏灯,是第二代苏州灯彩创始人,亦是“苏州灯彩展览第一人”。汪丽秋是汪筱文之女,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自幼随父学艺,从事苏州灯彩设计、制作34年。汪丽秋现为苏州灯彩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苏州灯彩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在当天的活动中,她也将指导市民制作苏州灯彩作品。(记者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