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啊,慢点啊。”近日,张家港市爱心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拎着物资来到横河社区看望慰问社区老人,志愿者的定期探望让老人和家属倍感欣慰。队伍里年龄稍长的刘建荣,从事公益事业已经16年。“我今年快70岁了,但是我的一颗公益心永远是年轻的。”对刘建荣来说,在公益事业中发光发热,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爱心和温暖,是自己的天职。
人物名片
刘建荣,1953年生,中共党员,张家港市爱心义工协会会长。2006年,刘建荣与朋友发起成立了张家港市志愿者协会爱心义工协会分会,积极开展义卖、义捐、义演活动,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16年来,协会注册志愿者达到4200多人,协会获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苏州市最具影响力公益慈善组织等荣誉称号,被评定为中国AAAA协会。刘建荣曾获江苏省最具爱心行为楷模、苏州市五星级志愿者、张家港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退休后,找到那份“心里的热乎乎”
“帮助他人的同时,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刘建荣向记者说起初次参与公益活动的那一刻,语气中饱含着幸福和喜悦。2004年冬天,刚退休的刘建荣赋闲在家,“每天就是在家里扫扫地、搞搞卫生,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一天,偶尔得知某医院里一名白血病患儿急需捐款救助,她立马行动起来,找上门去为患者捐助了50元现金,“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天空中飘着小雪,可我的心里热乎乎的。”从那以后,投身慈善事业成了刘建荣的最大追求。
2006年,刘建荣和10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发起成立了张家港市志愿者协会爱心义工协会分会,在奉献爱心、温暖他人的道路上,一起摸索学习、不断进步,开展义卖、义捐、义演等志愿服务活动,汇聚社会爱心资源。刘建荣还特地学了开车,以便更及时地运送公益物资、接送义工成员,“走出家门从事公益后,我发现社会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参与、去奉献的事。”2007年,一名跟随男友从外地到张家港市找工作的年轻女孩刚考上教师资格证,就不幸被查出罹患肺癌。得知消息后,刘建荣和爱心义工协会成员多方奔走,为这对经济条件困窘的恋人组织爱心义卖、筹集善款,为了帮他们圆梦,还着手操办病床前的婚礼。“可惜后来那个女孩又被查出患上了食道癌,不幸去世了,婚礼没能办成。她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为他人带去重见光明的希望。”刘建荣说,在公益之路上令人难忘的事有许多,爱心义工协会的志愿者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2013年,具有法人资质的张家港市爱心义工协会正式成立。
“清一色红马甲,像一团团火焰”
“热心公益,离不开父母对我的熏陶。”刘建荣的父亲刘华是一名抗战老兵,从小教育刘建荣要为他人着想、多做好事。从小在“老革命”耳提面命之下的她,把父亲的教诲牢记在心。走上公益之路后,拥军优抚成了她开展公益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
“老战士们见到我们义工总是很开心。上门陪他们拉拉家常,推着他们到户外晒太阳,这些交流既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温暖,也是我们向革命前辈学习的机会。”一次,刘建荣在探视时发现,有一名老兵每天早晨坚持在家门口拿收音机播放国歌、用竹竿升国旗,她被老兵的精神打动,向社会积极宣传了这个事迹,还带领协会资助的50名贫困儿童一起来学习。收集老兵的“心愿清单”,力所能及地帮助老兵圆梦,是协会公益内容的一项。“我想要一身军装……”有一名老兵在弥留之际,向义工提出了自己特别的心愿,“我要穿着军装走,下辈子还当兵!”协会立即帮忙联系有关部门,帮助老兵实现了临终心愿。截至目前,他们陪伴了200多位老兵度过晚年生活,送走了56位老兵。
多年来,协会为老服务的足迹遍及张家港市各乡镇(街道)的13所敬老院,“每次行动,团队清一色红马甲,像是一团团不知疲倦的火焰。”2006年到2019年,协会每月组织义工前往敬老院,常态化开展“轮椅上的阳光”为老服务项目,该项目被评为苏州市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帮助老人的同时,志愿者从中感受到孝爱的重要,回家后更珍视自己的亲人。”每一次为老服务,刘建荣几乎从不缺席,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爱心义工协会,而刘建荣也慢慢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刘大姐”。
“只要还有能力,就一直做下去”
从事公益的时间越来越久,刘建荣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想做的事越来越多。2017年,她报名参与了张家港市民政局举办的爱心组织结对帮扶项目,前往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帮扶活动,当地的见闻经历坚定了她帮扶助贫的决心。“真正到了那里,才明白脱贫攻坚战的意义。有的孩子家里的土坯房连基本的遮风挡雨都无法达到,学校里的桌椅都快烂掉了,食堂里到处是苍蝇。”刘建荣说。
从沿河回来后,刘建荣动员更多的爱心义工和爱心企业加入扶贫队伍中,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提出帮扶计划,资助了20名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完成学业的困境儿童,整合社会资源,为当地学校提供了500本书刊,捐款捐物总计7万多元。2018年,刘建荣再次到沿河,她和同行援助的人带去了新的桌椅和用来保鲜的冰柜,带去了上次拍的孩子们的照片,带去了新鲜的食材,和孩子们一起包了一顿饺子。一个礼拜后,助贫队伍要离开了,孩子们跟在身后送了一程又一程,眼里满是不舍。回来以后,刘建荣和山区的孩子们依然保持着联系,为他们寄去书籍和物资。
“公益事业让我收获无数感动。现在,社会上参与公益事业的人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好。我想,只要自己身体健康,还有参与公益活动的能力,就会一直奉献下去。”刘建荣说。(本报记者 陆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