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过来谢谢你们这群志愿者!念着我和我家老伴,给我们包饺子,陪我们聊天解闷,简直比亲女儿还亲!”近日,张家港市大新镇大新社区的居民袁阿姨来到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志愿者表达深深的谢意。
志愿者走进袁阿姨一家 赵美红 摄
袁阿姨是大新社区的一位老居民,几年前,老伴因身体不适常年卧床,女儿也不在身边,只能请个阿姨来帮忙照顾,虽然物质上没什么压力,但精神上,袁阿姨总患得患失,希望有个精神寄托。了解到袁阿姨这一情况,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社工和志愿者便与袁阿姨结对,定期上门为袁阿姨一家做做饭、聊聊天,为袁阿姨排忧解难,让她十分感动。
这是今年大新社区开展的“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针对社区内一些体弱多病,子女和家人长期不在身边的老人,社区志愿者与他们成功结对,定期看望老人,为他们理发、测血糖血压、做饭、清扫整理。
志愿者为家人修理家电 赵美红 摄
“志愿服务不是走秀,而是要走心!在大新社区,活动也不局限于在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我们可以让群众走进来,但也要让爱走出去!”大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玉丽表示,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2018年成立以来,不断发挥惠民服务效能,并借助党建引领、网格助力的力量,推广下沉式文明实践项目,让文明实践之花飞向寻常百姓家。
社区老人参加“剥毛豆”比赛 赵美红 摄
“剥毛豆不要用指甲抠,你瞧我,先把毛豆的柄捏一下,掰下来顺着一侧的丝拉到底,毛豆就容易开了。”9月15日下午,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剥毛豆”比赛,20余位老人热情参加,一边剥,一边分享自己剥毛豆的经验,很快,老人桌上的毛豆就被剥光了,她们纷纷将自己剥出的毛豆称重,看谁剥的毛豆多。
社区居民参加烘焙活动 赵美红 摄
对社区老百姓而言,这种接地气的活动最受欢迎,因为他们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还是爱心的创造者、传递者。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美食DIY活动,青团、面包、粽子、曲奇饼……美味的食物香气四溢,但他们不吃,而是让志愿者将这些食物打包送给社区内的特殊家庭,让他们感受幸福的温度。
老百姓的“幸福园” 苏悦 摄
“文明养犬,我先行”“垃圾分类齐上阵”“成长新干线”“文明交通我助力”……大新社区还将文明实践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策划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正能量,引导文明新风尚。
社区治理 苏悦 摄
文明养犬宣传 苏悦 摄
“奶奶,你知道我们小区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吗?”“绿色垃圾桶是放什么垃圾的?”每至周末,大新社区都会出现一群小小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或手拿答题板,和附近的老百姓进行有趣的垃圾分类问答,或入户宣传,上门检查垃圾分类,或和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比赛,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小小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 赵美红 摄
这些小小志愿者都曾是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在经过几次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后,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区治理出一份力,于是他们加入了大新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如今,大新社区居民垃圾投放入桶率达99%,垃圾分类正确率80%以上。
下一步,大新镇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紧扣“志愿同心·文明同行”的理念,注重志愿者能力培养,让志愿服务强起来;强化文化惠民宣传效应,让文明实践活起来;聚焦志愿服务反馈,让志愿精神扬起来,为社会凝聚更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