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天傍晚,县大队干部带领部分基干民兵打退了日本鬼子的第三次进攻,成功撤退到现如今的首羡镇张后屯村驻扎下来……”5月10日上午,江苏徐州丰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建设工地上,江苏徐州丰县县委宣讲团成员王凤娟正在为工地上外来务工人员讲述着徐州丰县抗日英雄故事。前来听课的观众均为工地上的流动党员和普通职工。
为了让流动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离乡不离党”,徐州丰县积极开展“送党史到工地”活动。徐州丰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项目承建方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临时党小组负责人张安辰介绍说,公司在丰县承建了三个政府项目,总面积约18.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200余名,临时党小组流动党员7人,其中公司党员4人、劳务公司党员3人。
“对这部分特殊群体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史教育,既可以扩大党史教育覆盖面,又能够引导施工人员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勇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努力打造精品建设工程。”徐州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为卫说。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工地、进基层,是对广大农民工的最大关爱,这种方式接地气、接基层、易接受。”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丰县项目负责人常远俊,也是一名流动党员,他表示,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非凡,工地建设也不能怠慢。“送党史学习上门的‘微党课’更加贴合实际、贴近基层,我们一定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快工程建设步伐,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交付使用。”
徐州丰县还为全县43个建筑工地的流动党员送去了党史学习相关书籍360余套,并组织部分流动党员赴当地红色教育基地观摩学习,为奋战在建设工地的流动党员们注入了“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