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传统灯会向新而行
——马庄元宵灯会的现代富民路径扫描
2022-02-16 09:11:00  来源:徐州日报  

元宵到,花灯俏。造型各异的传统面灯、热闹非凡的民俗表演、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让贾汪区马庄村充满了欢声笑语。2月14日,以江苏省级非遗项目马庄灯俗展演为主要内容的马庄村第35届元宵灯会正在这里举办。

作为一年一度的非遗盛宴,今年马庄村元宵灯会亮点不断,不仅有国家级非遗徐州香包、省级非遗徐州泥塑以及文艺演出、面灯展示、民间美食,还创新了巡游快闪、舞龙舞狮等节目。

据马庄灯俗非遗保护单位负责人、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介绍:“今年元宵灯会内容更加丰富,很多节目都能与游客一起进行互动,让游客有充分的参与感、体验感。另外,赏灯游玩区域也比去年扩大了一倍,一方面是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另一方面,是想让我们村民更好地参与进来,丰富群众增收途径,让大家‘吃好旅游饭、赚好旅游钱’。”

2月14日傍晚,记者在马庄村一户村民家中看到,70岁的徐德珍和几位村民正在赶制面灯,“要用温水和面,还要加点盐,把面和得硬点好做造型”“苍龙面灯要放在有粮食的屋里,寓意风调雨顺好收成,钱龙面灯是放在客厅里,插上棉芯,点燃香油,祈福辟邪。”徐德珍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忙活着,而在一旁,干练的夏莉正把一箱蒸好的面灯抬往街上的摊位,夏莉说:“面灯销售势头很好,一天能卖出近千元,还有很多人专门来定做。”

充分调动群众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灯会的操盘手,传承好非遗文化,真正实现旅游富民,马庄村做了很多有益尝试。据毛飞介绍,马庄村总共有7个生产小组,每个生产小组都会选出5-6名心灵手巧的村民来做面灯、蒸包子、炸丸子,面粉由村委会免费提供,面灯的销售收入归村民所有。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今年的灯展和以往有很大的区别,以前的花灯是由赞助商赞助的,而今年的花灯大部分是由村民自己扎制的,“我们发动每个村民小组,给他们经费,让他们扎花灯,然后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评选,扎得好的,村委会另外再给予奖励。所以今年村民扎花灯的积极性特别高,制作出了300多个花灯,款式丰富、创意十足。”谈起这一变化,毛飞难掩内心喜悦。

在神农广场,两位小朋友看到记者正在拍照,俏皮地跑到镜头前举着花灯摆造型,孩子的父亲魏丛然告诉记者,他们来自附近的权台矿,每年都会来逛灯会,今年感觉更热闹了,魏丛然认为,今年灯会在民俗互动细节上做得很好,比如舞狮子的人,会在表演间隙刻意趴下,让游客抚摸狮子头讨个好彩头,“摸摸狮子头,一年不用愁。”魏丛然笑着告诉记者。

夜色正浓,人流如织,马庄村元宵灯会渐入高潮,抢手的面灯汇集了马庄村深厚的民俗文化精髓,灯会上的民俗表演、审美元素、游玩活动等都展现出了独特而又强烈的民俗性和文化性,延续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丰富了游客的生活和精神。

如何把马庄灯俗保护和传承好,一直是中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马庄村的“重点课题”。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介绍:“接下来,马庄村将结合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吸引更多游客观光赏灯,不断将我们民俗文化、面灯文化、香包文化发扬光大。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持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依靠对“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坚守,马庄村正在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通过特色的文化产业,吸引人气,带动村民致富,马庄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据毛飞介绍,去年马庄香包销售收入达到800余万元,为了继续做大香包产业,马庄村与上海一家文化产业转化公司合作,进一步科学规划马庄香包产业发展,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庄香包成为马庄乡村振兴的主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为村民过上高质量生活铺就致富之路。另外,除了每年的元宵灯会,去年底马庄村还和苏州大学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学院签订协议,大力发展研学游。有了这些项目支撑,马庄村发展生态旅游底气十足,“争取在2022年让村集体收入翻一番!”毛飞信心满满地表示。本报记者 蒋新会 杨波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