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泉山区七里沟街道“果园红·七里香”党员志愿服务队依托“朱德楼”红色教育资源,按照“1+6+N”服务项目,深入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受众成效明显,不仅涌现出一批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党员志愿者,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投身志愿服务中。
党员示范,汇聚志愿服务“正能量”。“果园红·七里香”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0年,由徐州市果园老干部、老专家、老知青、老职工组成。他们按照各自优势特长组建了红话筒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夕阳红法律志愿服务小分队、小喇叭交通志愿服务小分队等6个特色小分队,围绕“头雁领航”工程“聚力共鉴”内容,活跃在初心护航、流动先锋等服务,以及矛盾调解和法律援助、公益文化演出等志愿战线。为了提升社区服务老人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社区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七里沟街道积极发挥“果园红·七里香”党员志愿服务队作用,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通过打造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物业+养老”“互联网+养老”、鼓励居民参与“民生月谈”会等方式,探索开辟服务老人的新路径。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也在银发群体中形成了志愿新风尚。
形式多样,深化志愿服务“心内涵”。结合徐州市果园成立70周年,七里沟街道联合“果园红·七里香”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红色文化润初心”宣讲果园建设史、“党课讲在果树下 果园精神映初心”情景党课等活动,并组织居民开展暖心救助“我带头”、环境整治“我参与”、文明城市“我先行”等行动,多方面为辖区的建设和发展奉献力量。与此同时,七里沟街道凝聚志愿力量积极探索先行“邻聚力”党建引领楼栋治理新方式,按照“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栋长+单元长+党员志愿者”的组织体系,织密小区治理微网格,并创设了“361”幸福驿站,号召辖区党员、志愿者为外来务工人员、老年群体等提供温暖服务,打造爱的港湾,在梨园小区还打造了“睦邻客厅”,创新实施“五民五心”工作法、“六步法”议事协商机制,撬动基层大治理,“客厅”服务融和气。
凸显亮点,培树志愿服务“响品牌”。七里沟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活动”方式,大力开展“百事帮”“千户访”“万家和”志愿服务工作法,构筑同栖共生、守望相助的社区共同体,帮助解决居民们存在的问题纠纷。为将党员志愿服务内容精细化、规范化,七里沟街道设计制作了《志愿服务 “泉”因有你》“果园红·七里香”党员志愿服务记录本、党员志愿服务集结号、志愿服务小贴纸,同时实施党员服务积分兑换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七里沟街道还开展了 “头雁领航”工程,将每周三、周五下午定为“三人行·互助组”学习日,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对党员志愿服务者进行体验式培训、教练技术和拓展训练。本报记者 吴悠 通讯员 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