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为人民建设满意的城市——新沂市城市建设工作纪实
2024-01-09 10:10:00  来源:徐州日报  

最近,新沂市民刘先生每每与社区的好友、邻居叙旧时都会感慨:“短短几年间,这里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晚上到处黑灯瞎火,出门买个东西都要打手电,现在灯火通明,漂亮又热闹。”

刘先生所说的是新沂市星河湾棚户区改造项目,这个地块是新沂市的商业核心地块。新沂市委市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着保障性住房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在原址建成配套完善的安置房,并拿出30亩土地配套新建小学,原来低矮简陋的平房已经被功能丰富的现代化建筑所取代。

如今的新沂,新潮时尚的新悦广场、吾悦广场、花厅水街、汉锦城等商业综合体遍布城市东西南北。休闲园林、口袋公园、街头游园等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省美丽宜居城市、海绵城市等工作均选择在新沂试点,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省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精致建设 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新沂市关注民生短板,重视品质形象,斟酌建筑细节,树牢作品意识、精品意识,累计投入资金1326亿元,滚动实施城建重点工程项目1286项,更好顺应了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新期盼。

功能更强。按照“十纵九横”城市主干路网架构,以瓶颈路、断头路为切入点,建成区道路总长达到282.5公里,拉开了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了功能分明、层级有序的城市路网系统。在城中、城南、城西打造3个商圈,形成“一区三圈”城市经济格局,商业活力有效释放,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配套更优。新沂人民医院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铁路医院优势整合搬迁,获批三级中医医院,马陵山等16个省示范卫生院投入使用,254个行政村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唐店等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放使用,3.3万平方米体育场改造完成,5.85万平方米文博广场即将竣工,11万平方米、25个农贸市场新建、改造完成,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质量明显增强,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保障更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阶段性完成,地表水覆盖率实现100%。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城市雨污分流管网80公里、截污管网15公里,消除黑臭水体8条、整治易淹易涝片区37处,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敷设燃气中压管道687.53公里、低压管道783.23公里,覆盖全市254个行政村和30个社区,率先完成燃气“镇镇通”“村村通”工程。服务保障能级明显增强,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精美打造 生态底蕴持续领跑

在获评“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城市水环——沭河之晨公园内,公园临河而建,各类健身器材、健身步道应有尽有,市民有的跑有的走、有的跳有的舞,近期在网上爆红的“鳄鱼爬行队”,这里是他们主要的训练场地。

“过去这里几乎没人过来,河边杂草丛生,离河老远就臭味难闻,更别提什么健身设施了。”市民梁文华说。

新沂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将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打造,树立公园城市、森林城市理念,高品质打造现代化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城市生态宜居能级大幅提升。

打造滨水生态空间。以城区河道为重点,扩展延伸10公里城市水环和15公里泛水环。结合黑臭水体整治和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实施河道生态清淤、污水截流、绿化景观工程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昔日“臭水沟”变为今朝“秀水河”,滨河园林城市的特色进一步彰显。

实施添园增绿工程。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按照“贴近百姓、均衡布局、大中小匹配”的原则,利用城市拆迁、工厂迁移地等空间,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新增城市绿地面积约22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圈覆盖率达91.06%,“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四季赏花”的绿色园林生活即将成为现实。

建设全域海绵城市。以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将“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海绵理念根植于城市建设各方面,系统化推进居住小区、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海绵改造。累计建设海绵型绿地约248.3万平方米,铺设透水铺装约16.5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高质量海绵示范项目,在钟吾公园、泛水环、新戴河改造等项目上已初见成效。

精准施策 城市更新初心不改

棚户区拆迁户王书仁的新家是嘉瑞家园,新家137平方米,宽敞明亮、装修典雅。拆迁前老房子在不远处的变电新村,是1997年建的平房,地势低洼、破旧不堪。2018年老房子拆迁,拆迁补偿了56万元,新房上房花了45万元,剩下十多万元正好够装潢。谈到对新家的感受,王书仁说:“现在的居住环境好啊,绿化好、亮化好、管理也好,功能全、生活方便,和我原来住的地方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新沂市站稳群众立场,秉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原则,遵循发展规律,统筹发展现状,顺应民心民意,因地制宜做好拆、改、留三篇文章,城市更新工作亮点纷呈。

大力实施棚改。坚持把棚改工作列为民生“一号重点工程”,坚持建群众“想住的房子”,累计争取各类棚户区改造上级补助资金14.6亿元,完成棚改新开工68890套,面积1045.7万平方米,基本建成52916套,面积797.4万平方米,近6万户棚改居民实现了“出棚入楼”。新沂棚改工作连续四年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

系统推进旧改。结合美丽街区建设,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0498万元,对新苑小区片区等97个项目近220余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累计拆除违章建设约13.5万平方米,恢复公共空间约16万平方米,雨污水管网分流约11.5万米,拓宽、出新道路约43万平方米,管线入地约15.5万米,新增机动车泊位约3700个,修缮屋面防水约26.5万平方米,外立面出新约113万平方米,增设垃圾分类亭、路灯、监控、运动器材等服务设施约3400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大幅改善。

注重文脉传承。城市更新中,注重保护与传承的关系,坚持将新沂传统元素融入城市建筑和城市家具设计,在市政设施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中对古树、古建筑实施系统保护。按照徐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实施窑湾古镇改造,加速打造富有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马陵山景区花厅部落,留住过往文化,追忆古老文明;高标准实施新安里工程,记录城市发展进程;十人桥纪念园建成开放,讲好新沂红色故事;围绕钟吾公园、花厅水街布局城市水环,彰显出钟吾古国、花厅文化的历史底蕴。

精细治理 综合环境明显改善

新沂市坚持问题导向、成效导向相结合,切实优化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先进治理技术、治理理念,不断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人居综合环境和群众生活舒适度显著提升。

更加智慧。积极贯彻落实徐州市委关于智慧治理工程的工作部署,从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效率的角度,落实城管委实体化运作,依托网格化管理中心和数字城管平台,整合智慧住建、智慧园林、智慧停车、智慧建工、智慧物业、智慧环卫等平台资源,融合数据资源,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效率。

更加全面。统筹实施违章建筑、管线飞线、市容秩序、背街小巷、建筑立面、公共区域等“六项整治”和网格治理、宜居社区、美丽街区、道路畅通、城郊提升、智能联动等“六项行动”,持续提升市容环境。

更加有序。紧紧围绕新增违建严禁、存量违建治理、举报问题办理三项重点工作,共拆除各类违建820户(处),70013.7平方米。盘活地下停车场泊位2892个,新增老旧小区停车泊位625个,施划、更新公共泊位4368个。开展“美丽街区”“精品示范片区”建设工作,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高品质特色夜市、传统民俗集市等,不断彰显城市温度。

面向未来,新沂市将紧扣“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现代化中等城市定位,围绕城市能级提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生态宜居为目标,以行业管理为基础,以城市更新为突破,强化担当争先创优,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突出智慧精细高效,奋力推动新沂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最前列!本报记者 王海春 鲁冰 通讯员 孙国坤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