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经开区金龙湖街道上山社区东侧,一片曾令居民掩鼻疾走的卫生死角,如今化身为充满生机的“尚善共享菜园”。这片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整齐划分出40块农耕田。青翠的蔬菜与绽放的鲜花交相辉映,居民们弯腰耕作的身影与孩童们追逐嬉戏的笑声,勾勒出一幅现代都市里的田园牧歌图景。
“以前这里属于社区环境治理的老大难,现在倒成了大伙儿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在15号地块侍弄菜苗的居民王素芬感慨道。作为社区首批认领户,她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蜕变历程。据上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黎明介绍,该地块与社区之间由于存在铁路阻隔,逐渐沦为建筑垃圾堆放场和卫生死角,虽经多次整治,却始终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今年年初,上山社区党支部通过“网格议事会”收集到127条居民建议,其中83%的诉求聚焦于该地块改造。经过3轮民主协商,最终确立了“共享菜园”的改造方案。在历时一个月的土地平整、管网铺设和功能区划分等改造后,一个城市绿洲呼之欲出。
步入“尚善共享菜园”,喷灌水管都接到了田间地头,工具房里整齐摆放着锄头、铁锹等十余种农具。仿古凉亭下,几位老人正在交流种植经验。在这片被精心规划的空间里,处处体现着精细化治理的巧思。
“我们采取承包制,所有居民都可以申请自己心仪的地块,也可以组队合作,激发自治活力。”王黎明介绍,40块农耕田中,37块面向居民开放认领,要求认领人签订“尚善共享菜园绿色公约”,承诺采用有机种植;3块“党员先锋田”由社区党员轮值管护,产出定向捐赠给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这种设计既满足了居民农耕的需求,又将基层党建与民生服务有机融合。
正在种植番茄的党员志愿者王运仓算了一笔账:“先锋田每季能产出300多斤蔬菜,加上居民自愿捐赠的,基本能满足社区15户困难家庭的日常需求。”
“尚善共享菜园”的诞生,不仅改变了土地面貌,更重塑了社区人际关系。在每周六的“农耕课堂”上,种菜能手胡雷雷成了最受欢迎的讲师;青年党员朱继济牵头组建了“上山都市农夫”微信群,成员们实时分享种植心得;在“一米菜园”实践中,孩子们认识了20余种农作物。
共享菜园是上山社区治理的“培养基”。过去很少来往的邻居,如今因种菜成了朋友。“现在大伙儿见面,聊的都是‘你家苗壮不壮’‘要不要换点种子’,连楼道里乱扔垃圾的都少了。”居民们纷纷为共享菜园点赞。据统计,自共享菜园开放以来,社区12345热线投诉量大幅下降,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8%。
下一步,上山社区将依托“尚善共享菜园”延伸出更多可能,比如开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时令蔬菜爱心集市等,并总结推广“尚善模式”,让更多闲置土地转化为社区治理的活力源泉。
本报记者 朱二俊 通讯员 宋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