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瑾) 5月19日至25日是2025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5月19日,2025年全市文化馆工作会议在徐州文化馆举行。
2024年,徐州市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举办“百姓大舞台”等主题活动400余场次,依托“公共文化云”平台推出线上展览、慕课直播等数字服务,非遗保护传承纵深推进,新命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7项,培育“非遗工坊”10家,新增市级非遗公交专列两条。春节期间,66场“在文化馆里过新年”活动激发了文旅新活力。创新“文化馆+景区”模式,在云龙湖景区、户部山街区等嵌入非遗展演、民俗体验,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会上,4家区级文化馆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沛县文化馆以“沛县文旅之夜”品牌为引领,依托文化中心365汉风大舞台、汉风小剧场等平台,全年线下服务约155万人次,免费培训40多个门类课程的学员达19.8万人次。今年将继续立足沛县实际,整合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睢宁县文化馆分享了“文艺村村行”文化惠民巡演的创新举措。该项目推出8年来,走遍全县400多个行政村(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不但实现了城区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而且为全县群众文艺创作提供了深厚丰富的素材滋养。
贾汪区文化馆持续放大贾汪百姓“村晚”品牌效应,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赛事精彩纷呈,全民参与热情高涨,系列展览活动深入基层,非遗成果丰硕,公益文艺培训惠及百姓。
云龙区文化馆将春秋两季公益培训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坚持把群众“请进来”。文化馆每周开设33个班次,每年招收学员1800余名,“你点单我送课”“别young青年夜课”“月夜悦云龙”文旅促消费等品牌日益打响。
会上,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牛刚宣布徐州2025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启动。从5月19日至5月25日,全市各级文化馆充分运用阵地服务、流动服务、互联网服务,密集开展60项文化活动,包括汉服秀、国学课堂、书画展览、古琴雅集等,让文化馆优质服务融入群众生活场景,增强文化馆服务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徐州文化馆馆长、徐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孝军表示,下一步,全市文化馆系统将继续加强市县区联动,统筹资源配置;创新丰富公益培训形式,优化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创新空间载体,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建立多元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激活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