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右走,小心一点。”“红灯停,绿灯行。”“请佩戴好头盔。”……5月9日晚高峰,在鼓楼区颐和路一个路口,南京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王雪怡正在进行交通文明劝导。
今年24岁的王雪怡是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自加入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以来,她已在这个路口坚守了2年,服务时长超过410小时。
王雪怡的志愿服务经历,是南京市文明交通志愿者的一个缩影。
据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最新统计,南京市现有注册文明交通志愿者7100多人,服务时长超9.8万小时。在城市各个路口,文明交通志愿者的“红马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南京聚焦“劳动创造幸福,志愿传递温暖”活动主题,提出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交通枢纽、主要路段、重点路口等交通节点,开展交通宣传、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等服务,提醒行人快速通过斑马线,以“拇指点赞”的形式,引导市民养成文明礼让的好习惯。
大学生志愿者李琳琳在颐和路十字路口协助交警疏导交通之余,还化身“贴心向导”,耐心解答游客关于游览路线、周边景点等咨询,以微笑和热情帮助游客规划行程。
这些年,南京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早已从个体行为发展为全民参与的“五色花”工程。2024年启动“五色花·平安行”项目,形成多元化的志愿服务网络。
记者了解到,“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项目,由市公安局交管局创建管理,以职业客货运驾驶人、占道施工安全员、校家联盟护学员、在校大学生、街道社区高峰岗等5类人员为主要力量,配套“一帽、一旗、一哨、一马甲”装备,通过志愿值勤、公益宣传、普法教育等方式,协助公安交管部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进行交通安全宣教、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护学送学活动,致力于推动南京文明交通共建共治共享。
以“五色花”文明交通护学岗为例,志愿者们负责在学校门口及附近道路护送学生下车进校、出校上车,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协助维护非机动车停车秩序,与公安交管部门共同组成“警+校+家”护学力量,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等。
早在2013年,南京就开始礼让斑马线行动。当时,“五色花”志愿者也行动起来,宣传礼让斑马线,在路口劝导不礼让的驾驶人停下车轮,遵守交通法规。
这些年,南京交警持续强化社会面组织动员,“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者已发展至7100多人,与“南京少年交警队”1500余名队员携手,累计发动1.2万余人次参与交通志愿活动。2024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9.8万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结合“一校一策”“一点一策”“小微改造”等民生实事活动以及景区运行优化、信号智慧调控、严管重点违法等精细治理举措,切实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提高市民安全文明意识,中小学周边拥堵警情同比下降13%,主城区电动自行车戴盔率达95%,道路拥堵指数全国排名创近3年新低,红绿灯路口服务水平排名全国第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