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再使风俗淳,文明新乡村
2020-07-27 11:13:00  来源:常州文明办  

婚丧嫁娶、起土上梁、乔迁升学……这些乡村社会的常态化生活场景,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各具特色,但大体相同的仪式和传统,体现了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人文情怀。红白筵席、彩礼嫁妆,人情往来本意是维系情感,一旦夹杂了太多功利意识和攀比心理,就使传统习俗变成了陋俗,败坏了社会风气,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很多人特别是农民的经济负担。

古往今来,移风易俗是个永恒的话题。“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汉朝视“风俗”攸关国运兴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一生的政治理想。近年来,常州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为规范村民行为立杆“秤”,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村规民约”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

村规民约作为乡村社会自我管理的规则,是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共同行为规范,在规范村民行为,实现乡邻和睦、乡村安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乡村社会的运转而言,村规民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小黄山村 规范化修订,把“村委要做”变为“村民想做”

“青山绿水美家园,安居乐业享物华;文明礼让讲诚信,崇德守法心向善……”走进新北区孟河镇小黄山村,民居外墙上绘制的这份村规民约虽只有7句话,却涵盖了环境整治、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移风易俗等村庄治理的方方面面。

为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工作,2019年8月,小黄山村村委专门成立了修订村规民约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调研会,邀请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参加,形成初稿。随后,村委组织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征求村民意见。2019年12月,村委召开全体村委工作人员、全体村民代表会议,用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新修订的小黄山村村规民约。

村党总支副书记、村主任郑梦珑兴致勃勃地和几位村民聊着村里的变化。“等到过年过节,在外面打工的孩子们回来看到村里的变化,一定非常惊讶!”她告诉记者,小黄山村在2016年就制定了村规民约,2019年重新修订时,村民都十分积极,给了村委很多建议,“最后确定的这7条,都是大家认可的,所以执行起来都比较自觉”。

把“村委要做”变为“村民想做”,是小黄山村制定村规民约的出发点之一。“修订村规民约,就是为了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时有章可循、有约可守,构建教化与引导、激励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自治机制。”郑梦珑说。

卢家巷村、社区 让村规民约跟上时代脚步

今年4月,武进区牛塘镇卢家巷村、社区的最新一版村规民约正式出台,与以往两个版本的村规民约相比,最新一版的村规民约更为简洁,更契合当下文明城市发展需求,更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第一版村规民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这些,第二版村规民约则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四个方面入手,文字较多,不易宣传普及。到了现在的第三版,通过9句话就对村民的行为规范提出了要求。”卢家巷村、社区党务负责人谢茹芳说。

“和最早的村规民约以参考其他村为主不同,新版的村规民约,更多是从卢家巷村、社区里的实际出发。”谢茹芳说,卢家巷村、社区中,既有村又有社区,农村与城市在这里融合,所以新版的村规民约,既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也有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但中心内容都是“爱国爱家爱卢家”。

在谢茹芳看来,不管是乡村治理,还是社区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参考标准,居民的行为规范需要一杆“秤”。“这杆‘秤’就是村规民约。对居民进行规范、引导,让大家形成一种共识,最终要形成卢家巷的家风、村风、民风。”

解放村 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融进心里

好的村风、家风哪里来?天宁区天宁街道解放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高慧芬说,有村规民约的约定,也有村民群众自觉践行遵守,更有村里志愿者的带头引领。去年6月,解放村完成了对村规民约的修订。修订完成后,解放村村委通过道德讲堂、初心课堂、社区天天乐等活动大力宣传村规民约,甚至把村规民约的专题讲座搬到了村里的紫藤花长廊下,让10条村规民约内容真正融入居民生活。

村规民约给解放村带来的变化是清晰可见的。解放村副主任陈亦舒说,村规民约中有一条提到了“喜事新办,不铺张浪费,丧事从俭,不搞陈规旧俗”,在制度的约束下,现在的解放村文明婚丧的新风扑面而来,白事提倡厚养薄葬、文明祭祀,坚持火葬、不燃放烟花爆竹;红事提倡零彩礼、不攀比,一切从简、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一项项文明制度的落实,让村民们既节省了资金又保住了面子。

“村规民约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是融进大伙的心里,通过村规民约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歪风邪气,营造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陈亦舒说,为让村规民约在村里立得住、行得通,村委在修订村规民约过程中,收集意见建议、集中民意,让村规民约紧扣村级事务和热点难点问题,修订出看起来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入脑入心,集标准性、规范性、倡导性、约束性于一体的村规民约。

时下,走在常州市的城市农村、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这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正是常州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成效的缩影,广大市民正亲眼见证着生活因移风易俗而变得更加美好。

狄坂村 设“文明奖”破垃圾分类难题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必由之径。但垃圾分类,知易行难,似乎是个“世纪难题”。垃圾分类,难在哪里?难在人心,难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习惯上。

武进区横林镇狄坂村2017年被列为常州市垃圾分类示范村,村里不但建设了垃圾分类亭,将垃圾分类进一步细化为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有毒有害垃圾,还购置了常州市首台高溶氧有机垃圾生物发酵箱。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高,推行难度仍然不小。针对这一难题,狄坂村创新思维,奖惩并用,专门设置了“文明奖”配合垃圾分类推进。目前,狄坂村文明奖的奖金为200元/人,以户为结算主体。村民如果不把垃圾按可腐烂和不可腐烂的标准分类,将扣除整户的文明奖金。

每天早上8点,狄坂村环卫工会开着垃圾分类收运车到村民门口收垃圾。每户村民家门口摆放着垃圾桶,被分成了易腐和不易腐两个小桶。

通过“文明奖”的激励,狄坂村培养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据了解,村里设立垃圾分类指导员9名,专业保洁人员6名,在日常生活中带头示范进行垃圾分类,带动所有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狄坂村还与环球环卫公司合作,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做好垃圾分类配套工作,通过专业队伍,在居民分类投放的基础上,将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现在,狄坂村的村民都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丁家村 “19点议事厅”为乡村治理添装“减压阀”

新北区薛家镇丁家村自2017年设立“19点议事厅”以来,不断聚焦农村治理需要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针对村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群众倾听意见诉求,通过百姓事百姓议,实现把脉问诊、群商共治、培育新风的移风易俗闭环,变旧风俗为新风尚,不断增强旧风俗与现代化治理的耦合度。

治病先要“知病”。丁家村村委带领网格员、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收集村民反映最突出的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包括家庭重大矛盾、高价彩礼、大办红白事铺张浪费等纠纷、旧俗,将问题、需求反馈给村委,由村委响应,协调治理。

治病要达病灶。针对不同议题,村委与镇相关部门协调,引入专家、律师、乡贤能人等,让群众“说出来”,通过群众的视角,依靠大家的智慧,深刻了解矛盾、旧风旧俗等问题带来的危害,切实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丁家村党总支副书记梅花介绍,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今年的散坟迁移和厚养薄葬工作,就是因为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2019-2020年度的散坟整治已迁坟1364冢,所迁散坟均入葬公墓或深埋,村民们对这项工作都很支持。”

治病更要长效。丁家村委将议事成果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建章立制、宣讲弘扬,以少数典型代表来引领大多数村民,用好有表率作用的基层群众,加固“暂时好转”成“彻底痊愈”,持续性营造和培育文明新风。

余家坝村 厚养薄葬树新风,简丧治理聚民心

在溧阳市埭头镇余家坝村的治丧旧俗中,村中有人去世后白事需热闹操办,结束后下葬在自家田里,这种大操大办、乱埋乱葬的陈规旧俗,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影响整体环境。

2017年,余家坝村委利用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契机,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在广纳群言后,推行了墓穴迁移政策。“村委规定,凡是余家坝村居民,去世后统一安置在生态公墓。达到丧事简办规定要求的村民家庭,只需交纳500元墓穴成本费,同时村里还免费配套墓碑1个。”余家坝村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结合村“文化小礼堂”“如意小食堂”建设,村委又打造了“家宴中心”,凡本村居民举办红白事,符合简办要求的,均可免费使用场地,并提供免费厨师、鼓乐、志愿文艺演出等,以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转变村民观念。

“刚开始也有村民不理解,我们就给村民算了一笔账,按照旧俗,将坟墓安置自家农田,以家庭条件一般的农户为例,仅建设墓地的材料费、人工费要3000-5000元,办理丧事需要花费3-5万元,相当于整年打工收入。但是,按照村里简丧要求,不仅费用省了,面子也有了,还倡导了社会新风。”余家坝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宣传的深入,不仅本村居民拍手叫好,邻村居民也纷纷前来打听。

随着当前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深入和前期工作的积累,余家坝村趁热打铁,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集体讨论商定了《余家坝村村规民约》《余家坝村村规明约顺口溜》《余家坝村红白事“六不”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激励奖励政策,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农村新风尚正逐渐形成。(本版文字 文明 郑雨露本版图片 王锐 朱臻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常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